《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890字。
第二章城乡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城镇布局与协调发展》同步练习
1.小城镇发展为中等城市,比较合理的交通规划思想是()
A.尽量利用省道、国道为城市主干道发展交通网络
B.道路规划要超前,尽量拓宽路面,增加车道
C.优先构建环形放射式道路网
D.根据城市空间结构和自然条件合理布局主干道、次干道
2.下列各组城市中,服务范围重叠最多的是()
A,厦门、拉萨B,昆明、西安C,北京、天津D,沈阳、哈尔滨
3.乡镇总体规划的对象是()
A,乡镇行政辖区B,乡镇政府据地C,城市中心区与开发区D,乡镇道路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各级城市的服务范围在空间上是相互排斥、相互独立的
B 城市虽有等级差别,但其在区域中的作用是相同的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服务范围越小
5.回族在我国各地的分布往往呈“小聚居”,其形成因素主要是()
A.文化B.经济C.地形D.水源
6.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一般而言,级别较高的城镇所起的作用较大
B.级别较低的城镇其所起的作用一定小
C.城镇体系中,处于较低层次的城镇数量较多
D.城镇体系的规模等级指体系内层次不同,规模不等的城镇的组合形式与特征
7.下列属于长江三角洲城镇体系特大城市的是()
A.南京,常州,苏州,B.无锡,镇江,苏州
C.苏州,无锡,常州D.杭州,苏州,无锡
8.在城市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最先从市区混合区中独立出来,在交通方便、环境条件相对优越的外围地带集聚的功能区是()
A.商业区B.工业区C.住宅区D.交通用地
9.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30分)
图8为“北京市域城镇体系布局图”,图9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图”。
(1)分析图8,说出北京市的城镇体系布局特点及其主要形成原因。(3分)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