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900字。
人教版必修3 第三章
[问题研究] 河流上该不该建大坝
——“三峡工程建设的效益与问题研究”片段教学设计
晋江市英林中学 郑育英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该片段教学选自教材必修3第三章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问题研究。本节课重在指导学生学会如何开展实际地理问题研究。
(二)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学会运用相关资料提出建坝存在的问题,并尝试解决实际地理问题。
(2) 过程与方法
分组讨论分析相关河流大坝的资料,提取有效信息并进行知识迁移,合作探究提出三峡工程建设中产生的问题,并尝试解决。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学会用全面辩证的观点正确看待修筑大坝的利弊,养成敢于提问,勤于探索的科学态度。
(三)教学重难点
探究修建大坝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重难点突破:
分组通过分析教师事先准备的材料,讨论研究提出修建三峡大坝存在的问题,分析并试着提出解决对策,对于小组讨论中的疑问可向其他同学或老师评委请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和鼓励性评价。
二.学法分析
1.学情分析
高二学生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但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普遍比较弱,通过投入到探索性的学习中,以研究的方式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获得发展。
2.学法指导
通过小组讨论,指导学生分析材料提出问题,教师当堂解答疑难,培养师生的互动能力,学会合作学习。同时通过教师的鼓励性评价和课题研究记录表的填写督促每一位学生都能参与讨论研究。
三.教法分析
本节课以学生自主学习,分组讨论为主。教师起引导组织课堂活动的作用。
四、课堂教学程序
(一)课堂导入
中国有一座工程,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举世瞩目,那是中国的三峡工程。
设问:同学们可知三峡水利工程为什么如此举世瞩目?(多媒体展示)
三峡大坝产生的效益 具体表现
经济效益 防洪 荆江河段防洪标准从十年一遇提高到百年一遇,长江中下游千年一遇
发电 年均发电量847亿千瓦时,电力价值可达200亿元
航运 万吨级轮船可直达重庆,年通航能力从1000万吨提高到5000万吨
环境效益 每年可少排放CO21.3亿吨,SO2300万吨,清洁水电代替火电,
(转承过渡)既然三峡工程后能产生如此巨大的效益,为何它由1919年孙中山提出,直到1994年历经近百年才正式动工呢?
引导学生思考:大型水坝的建设有利也有弊,同学们认为在三峡建设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有无解决良策?
(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全班分成六个研究小组,每两个小组研究相同的课题,每个小组有专人负责课题研究的记录表(如下表)。学生分组讨论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交流,可进行适当地指导。
分组如下:
生态环境研究小组:《从阿斯旺大坝的生态环境弊端看三峡工程》
(预设生成问题:生物多样性减少问题)
建坝之争研究小组:《都江堰的建坝之争》
(预设生成问题:文物保护问题)
移民问题研究小组:《广西水库移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