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练习与单元检测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约13210字。
2011年高考地理(中图版)一轮复习:第三部分第十一章《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同步练习与单元检测试卷
第三部分第十一章第一节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和遥感技术的应用
一、选择题
读“GPS手持机界面图”,回答1~2题。
1.此时,GPS手持机所在的地形区为( )
A.江汉平原 B.江淮平原
C.华北平原D.江南丘陵
2.此时,GPS手持机同时接收了多少颗卫星的信号( )
A.3 B.6
C.10 D.11
解析:本题组考查GPS接收机的判读。根据右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判定此GPS手持机所在位置当为江淮平原。由左图中接收卫星信号可数出同时接收了11颗卫星的信号。
答案:1.B 2.D
(2010•济南模拟)下图是我国自行研制开发的卫星导航系统——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工作原理示意图。据图回答3~4题。
3.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用途是( )
①为用户提供实时的空间位置
②为交通运输的调度指挥提供移动数据
③服务于资源勘查、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
④为用户提供各种分类信息的查询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②④
解析:①②属于GPS的功能,③属于RS的功能,④属于GIS的功能。
答案:A
4.下列不属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组成部分的是( )
①GPS信号接收机 ②北斗卫星 ③传感器 ④车载移动电话
A.①②B.①③
C.①④D.③④
解析: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部分(导航卫星)、地面控制部分和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组成。
答案:D
精准农业是在现代信息技术、作物栽培管理技术和农业工程装备技术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现代农业生产形式和管理模式,其核心思想是获取农田小区域生产的环境因素,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高效地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取得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据此完成5~6题。
5.有关精准农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改变传统农业大面积、平均投入的做法,按需求投入
B.主要把握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的差异,最大限度地对自然条件进行改造
C.对作物栽培管理实施精确播种、精确施肥、精确灌溉
D.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产,减少化肥使用量,减轻农业污染
解析:精准农业是针对小区域生产的环境因素,采用高科技手段、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生产,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产;它改变了过去那种通过大量投入化肥、农药来提高农业产量的做法。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