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3小题,约2970字。
合肥一中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涂到机读卡上)
甲市2008年户籍人口出生9.67万人,出生率为0.699%;死亡10.7万人,死亡率为0.773%。甲户籍人口这种自然增长态势已持续14年。下图显示四个地区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完成下列1~2题。
1.甲市可能是
A.西宁B.延安C.上海D.广州
2.①②③④四个地区中,人口再生产与甲市处于同一类型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
3.下列与环境人口容量呈负相关的因素是
A.资源数量 B.科技发展水平 C.生活消费水平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4.美国很多老人在退休后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其主要原因是
A.气候适宜 B.家庭和婚姻因素
C.矿产资源的开发 D.国家的移民政策
5.目前,美国人口已达3.1亿,引起有识之士对环境人口容量的广泛关注,这主要是因为
A.美国人口增长速度太快B.美国人的消费水平高
C.美国的资源贫乏D.美国的人口素质低
读模拟人口迁移示意图,完成下列6~8题。
6.图中属于国际人口迁移的有
A.②③B.③④C.④⑤D.②⑤
7.属于国内城市化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8.与P,Q两国目前人口迁移情况类似的两个国家是
A.中国澳大利亚B.墨西哥中国
C.墨西哥美国D.日本俄罗斯
9.环境难民是因为气候恶化、生态失衡、地质变异和环境污染原因,被迫离开原住地,移民其他地区的人。下列移民不属于“环境难民”的是
A.舟曲泥石流导致的移民 B.因发生地震而无家可归的人
C.合肥籍考生到北京读书 D.楼兰古国最后一批移民
10.在人口数量增长变化过程中,首先开始转变的是
A.死亡率 B.出生率 C.自然增长率 D.生育率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1~12题。
11.下列协调我国人地关系的措施,正确的是
A.大规模的向西部地区移民
B.发展特大城市,减少农村人口
C.治理污染,保护环境
D.把追求GDP增长放在首位
12.我国下列地区中,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 B.珠江三角洲
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 D.东北平原
13.城市土地利用中面积较小的是:
A.商业用地B.交通用地C.农业用地D.工业用地
下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据图回答下列14~15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