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周考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5小题,约4040字。
高一第二学期地理周考试卷
2012.3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读图,根据图中信息完成1~2题。
1.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
2.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 )
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
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
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影响的自然要素。结合下图完成3~4题。
3.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土壤水增多 ②库区蒸发量增大 ③蒸腾加强 ④植被覆盖率增加
A.①③②④B.②④①③C.①④②③D.①④③②
4.阿斯旺大坝修建之后,对尼罗河河口地带产生的负面影响有( )
①土壤肥力下降②产生土壤盐碱化③洪涝灾害加剧
④渔业产量下降⑤三角洲面积扩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①②④
5.下图所示是绵羊引入某个岛屿后的数量变化情况(图中小圆圈表示特定时间内该种群的个体数)。由图可知( )
A.绵羊的数量呈持续增长态势
B.绵羊的数量不可能与该岛屿的环境形成一种平衡
C.在自然状态下绵羊种群的数量最后基本稳定,证明了地理环境具有平衡功能
D.绵羊种群的数量变化和该岛屿的地理环境互不相干
2009年中央电视台开年热播大戏《走西口》中的主人公田青在内蒙古包头从事的是从包头到新疆阿克苏的皮货贩运生意。据此完成6~7题。
6.从内蒙古包头到新疆阿克苏沿线的自然景观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的( )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B.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