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安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29题,约2910字。
福建省南安一中2011-201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题者:徐亚灵
本试卷考试内容为:地理必修一第四、五章和必修二的一、二章。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共×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纸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保持答题纸纸面清洁,不破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自行保存,答题纸交回。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符合题目要求
1.在地貌上表现为块状山地的是( )
A. 太行山 B. 庐山 C. 喜马拉雅山 D. 阿尔卑斯山
读某地地质构造剖面图(图4),回答2—3题。
2、在a、b两处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矿难事故是
A.a处透水事故 B.b处瓦斯爆炸
C.a处瓦斯爆炸 D.b处井喷事故
3、下列有关图示地质地貌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丙地貌均为地壳运动形成 B.乙处为背斜成谷
C.丙处为地垒成山 D.丁处为地堑成谷
读“喜马拉雅山南坡自然带示意图”,回答4~6题:
4.自然带A、B、C的名称分别是 ( )
A.热带季雨林带 常绿阔叶林带 落叶阔叶林带
B.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针阔混交林带 高山草甸
C.常绿阔叶林带 高山针叶林带 高山草甸
D.常绿阔叶林带高 山针叶林带 高山灌木林带
5.该山坡最大降水量的海拔高度和最低雪线附近的海拔分别约为 ( )
A.1500米 5500米 B.2000米 6500米
C.3000米 4000米 D. 2000米 5500米
6、从A、B、C所反映出的自然带分布规律是
A.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
C.垂直地带性 D.非地带性
7、农村人口不断迁往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 )
A.城市的环境比较好 B.城市的交通比较拥挤
C.城市的人口密度大 D.城市的就业机会多,教育、医疗、卫生和生活条件好
在1950年,著名地理学家Peltier根据全球各地不同的气候条件,划分出大、中、小三种不同的某种外力侵蚀强度区域(材料二),其中甲、乙、丙分别代表大、中、小三种侵蚀强度区域,其中对A区域不作该外力作用强度的划分
材料二:不同气候条件下的侵蚀强度划分图。
回答8—9题:
8.直接受该外力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地貌有( )
A.芬兰的湖泊 B.沙丘
C.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地貌 D.黄土高原的沟壑
9. 据图分析,下列区域中该外力侵蚀强度最大的
是( )
A.两广丘陵 B.刚果盆地
C.大分水岭 D.撒哈拉大沙漠
10、某国家2000年出生率为1.6%,死亡率为0.8%,它的人口再生产类型属于( )
A.原始型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