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武威六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阶段性学科达标考试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8题,约4180字。
武威六中2013届高三第五次阶段性学科达标考试
地理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下列各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将答案填在答题卡上)
下图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1~2题。
1.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 )
A.990米、301米 B.950米、201米 C.850米、299米 D.799米、501米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875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下图为某日不同地点太阳高度日变化情况,且甲地位于40°N,回答3~4题。
3.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
A.0° B.20°N
C.20°S D.23°26′N
4.当甲乙两地正午太阳高度相等时( )
A.北极地区出现极昼 B.甲乙两地昼长相同
C.北京市白昼逐渐增长 D.地球公转速度逐渐加快
“洪水一片,枯水几条线”,是对洞庭湖现状的真实写照。据此回答 5--6题。
5.造成洞庭湖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
① 泥沙淤积 ② 蒸发加强 ③ 围湖造田 ④ 降水减少
A.① ② B.③ ④ C.① ③ D.② ④
6.治理洞庭湖萎缩的主要措施有( )
①长江流域退耕还林,封山育林 ②洞庭湖区退田还湖,平烷行洪
③洞庭湖区开挖湖泊,加大湖盆 ④长江干流修筑堤坝,加固大堤间土小
A.①② B. 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三江平原有中国面积最大的沼泽湿地,有“北大荒”之称。经过多年开垦,“北大荒”已变成“北大仓”。据此回答7-9 题。
7.湿地的主要生态功能是( )
① 保护生物多样性,提高环境质量 ② 消纳一切来自自然和 人为的污染
③ 吸收阳光中的紫外线 ④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蓄洪水
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
8.导致湿地破坏的主要原因是( )
A.燃烧煤、石油,排放 CO2 B.大量堆放工业废弃物
C.农业围垦和城市开发 D.海洋资源开采及赤潮现象
9.目前三江平原还有大片沼泽荒地,但2000 年国务院下令停止围垦,其主要原因是
A.我国已加人 WTO ,可从国际市场大量进口廉价粮食
B.保护“湿地”,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
C.开展多种经营,发展菱藕等水生植物
D.煤、石油等矿产资源丰富,今后应转向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
10.有关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区域原先具有的集聚效应减弱,区域经济呈现衰败、萎缩状态
B.区域发展面临失业率升高、人口增多等严重的社会问题
C.经济增长加快,产品市场竞争力增强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