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3份)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3份试题。
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doc
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理科).doc
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检测试卷(国际班).doc
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有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示意某小区域地形。图中等高距为50米,湖泊水深为20米。据此完成1~2题。
1.Q地的海拔可能为
A.450米 B.500米 C.540米 D.550米
2.该区域地形中最大高差接近
A.189米 B.199米 C.209米 D.179米
图2是某地海岸地区的等高线(单位:米)示意图,比例尺为1:50000,图中每一方格的边长为2厘米。读图回答3~4题。
3.与本区域沿海的其他位置相比,渔港M的区位优势是
A.风浪小 B.腹地广
C.不封冻 D.航道深
4.若在甲处建一储运仓库,需将所在小山头沿50米等高线铲平,平整后的土地面积约为
A.0.1km2 B.0.3 km2
C.1 km2 D.2 km2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据图3、图4回答5~6题。
5.图3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A.人口素质下降 B.人口老龄化 C.就业压力加大 D.劳动力成本下降
6.图4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①③②④ D.①②④③
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80分)
1.内蒙古高原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小麦生产基地,长江中下游平原是我国重要的水稻生产基地。这些不同农业生产地域的形成主要是由于
A.地形条件差异 B.政策导向影响
C.水热条件差异 D.饮食习惯影响
读图“车速与NOx排放量关系示意”,回答2~3题。
2.为减少城市大气污染物NOx的排放量,市区车速最适宜保持在
A.30千米/小时 B.35千米/小时
C.40千米/小时 D.45千米/小时
3.关于大气污染物NOx叙述,正确的是
A.属于气溶胶状态的污染物 B.能引发温室效应
C.产生酸雨危害 D.影响气候,降低能见度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北方城郊建有大面积的温室大棚,冬季市民餐桌上常有西红柿、黄瓜等夏季蔬菜、水果。据此回答4~5题。
4.用“温室大棚”代替“南菜北运”的主要原因是
A.价格因素 B.交通运输不便 C.消费者习惯变化 D.气候变化
5.“温室大棚”能反季节种菜,改造的因素主要是
A.水分 B.土壤 C.热量 D.光照
2012年11月24日,备受瞩目的杭州地铁开通试运营。下图是“杭州城市内部某区域不同时段地铁运输人数统计图”,据此回答6~7题。
6.该地铁修建的主要目的是
A.治理交通污染 B.促进地区间经济联系 C.增加就业机会 D.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
余姚中学2012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地理期中检测试卷(国际班)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生物学规律 B、婚姻生育观
C、医疗卫生条件 D、生产力发展水平
读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的统计图(图1)。回答2-3题。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国家人口增长符合欧洲发达国
家现状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
至10%的税率。其初衷是
A、鼓励生育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以税养老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我国人口数量及人口容量进行了预测,下表为一些学者的预测数据,读表回答4-5题。
预测2050年人口数量将达到 约14亿~15亿
依农业资源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亿~16亿
依粮食生产能力最大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15.1亿~16.6亿
依小康消费水平最适宜供养的人口数量 约8亿~9亿
4. 材料中反映的我国人口合理容量是
A、15亿~16亿 B、15.1亿~16.6亿
C、8亿~9亿 D、14亿~15亿
5. 下列不属于影响我国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是
A、自然资源的数量和质量 B、地区开放程度
C、科技水平和消费水平 D、国家人口政策
图2为目前迁入某城市的七类人群示意图。读图回答6-7题。
6. 迁入该城市的人群中,受家庭婚姻因素影响的有
①应届高校毕业生 ②投夫(妻)者 ③购房者
④特殊人才 ⑤投父母者 ⑥投子女者 ⑦郊县农民
A、①③⑦ B、①④⑥
C、②⑤⑥ D、③④⑦
7. 人口大量迁入城市产生的积极影响有
A、推进城市化进程 B、缓解城市就业压力
C、解决城市交通困境 D、改善城市住宅质量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