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共43小题,约4350字。
浙江省宁波效实中学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地理期中试卷
(答案请做在答卷纸上)
一、选择题(每题2分,40题,共80分)
读“我国某地1月等温线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处北部的山脉是
A.阴山 B.天山 C.秦岭 D.大兴安岭
2.甲处地形是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四川盆地 D.江淮平原
3.关于东北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北区域指东北三省
B.东北区域跨三个温度带、三个干湿地区
C.三面环山,是我国最大的天然农林区
D.耕地面积广大,但人均耕地面积小
4.我国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
A.东北平原 B.华北平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新疆地区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图,回答5~6题。
5.图中A与C的界线大致是
A.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50毫米等降水量线
6.决定我国自然地理环境差异的基本因素
A.地貌与气候 B.植被与水文
C.水文与土壤 D.社会经济条件
读黄河的“地上河”示意图,回答7~8题。
7.造成图中这种景象的根本原因是
A.该段地势较高 B. 来自黄土高原的泥沙大量堆积
C.为了方便用水 D.在河流上修建了大量的水库
8.治理“地上河”的根本措施是
A.保护上游地区的环境 B. 在全流域实施水量统一调度
C.在下游加固黄河大堤 D.搞好中游流域的水土保持
位于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山区中的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在粤汉铁路(今京广铁路南段)修通之前,是广东和外界最主要的通道之一,成为当时中国南北交通要道和经济文化交流的枢纽。读图回答9~10题。
9.文中所说的梅关,位于下图中的
A.① B. ② C.③ D.④
10.梅关古道连接的两大水系是
A.淮河和长江 B.长江和闽江 C.珠江和闽江 D.长江和珠江
11.东北的耕地适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其主要原因是
A.地势平坦广阔,地广人稀 B.土壤肥沃
C.降水丰沛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我国近年来积极采取包括发展新能源在内的措施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木薯是喜高温,不耐霜雪作物,也是生物质能源燃料乙醇(新能源)的重要原料。每生产燃料乙醇1吨需要消耗鲜木薯约7.5吨。下图是某省级行政区年均温分布图,读图和材料回答12~15题。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