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下)高二年级期中考试文科地理试题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有17道题,约3480个字。
广东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下)高二级期中考试
文科地理
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另发的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5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每题3分,满分共45分)
1.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湘、辽、宁B.台、鲁、苏C.青、粤、晋D.桂、甘、豫
图1为我国部分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第2~3题。
2.图中序号表示的区域
A.①降水稀少,河流均为内流河
B.②光照充足,植被类型为荒漠
C.③雨热同期,主要为半湿润和湿润地区
D.④水热充足,主要为热带和暖温带地区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①到②地势由第一级阶梯到第二级阶梯
B.②到③由畜牧业过渡到种植业为主
C.③到④人口密度逐渐递增
D.④到⑤的植被变化体现了经度地带性规律
4.我国生活在牧区的少数民族是
A.蒙古族、朝鲜族、布依族B.维吾尔族、壮族、苗族
C.藏族、维吾尔族、满族D.藏族、哈萨克族、蒙古族
下图为2000年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6题。
5.a、b、c、d中有一幅图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其余三幅图是25.5ºN(西起云南腾冲)、31.5ºN(西起西藏札达县)和41ºN(西起内蒙古磴口县)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图。能代表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的平均值的图是
A.a图B.b图C.c图D.d图
6.影响我国人口密度随经度变化趋势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植被C.气候D.城市
下图是乌鲁木齐(43°47′N)、拉萨(29°40′N)、重庆(29°31′N)和海口(20°02′N)四城市的气温、日照年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7~9题。
7.甲图中能反映气温受地势影响较大的曲线是
A.① B.②C.③ D.④
8.乙图中代表重庆、拉萨日照年变化的曲线是
A.Ⅱ、Ⅰ B.Ⅱ、ⅢC.Ⅳ、Ⅰ D.Ⅳ、Ⅲ
9.四城市中气温曲线与日照曲线组合正确的是
A.①-Ⅲ B.②-ⅡC.③-Ⅳ D.④-Ⅲ
10.下列关于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我国,受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叫季风区
B.长江中下游地区能受到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的影响
C.受地势的影响,我国的外流河全部由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D.内流河多分布在非季风区,河流水量没有季节变化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