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考地理复习:中国的地域差异ppt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湘教版 / 初中课件 / 中考复习课件
  • 文件类型: doc, ppt
  • 资源大小: 6.39 M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18/3/26 17:14:4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获取中 总计:获取中
  • 下载点数: 获取中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查看预览图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doc
第五章 中国的地域差异.ppt
  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
  1. (2017广安)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是(D)
  A. 第一、二级阶梯的分界线
  B. 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C. 热带季风和亚热带季风的分界线
  D. 我国南、北方地区的分界线
  (2016黄冈模拟)下图中的山脉和河流构成了我国重要的地理界线,读图完成2~3题。
  2. 山脉东侧的河流是(B)
  A. 黄河B. 淮河C. 长江D. 珠江
  【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东部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东部最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东侧的河流是淮河。
  3. 作为重要地理分界线,该线南北地理差异很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 该线以北河流冬季结冰,影响了繁忙的水运
  B. 该线以南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大豆、甜菜
  C. 该线以南是春小麦主要种植区
  D. 该线以南屋顶坡度大,墙体高大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秦岭—淮河线以北,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少且季节变化大,河流水运不发达;秦岭—淮河线以南,农业以水田为主,种植水稻、油菜、甘蔗等;长城以北为我国春小麦的主要种植区;秦岭—淮河线以南降水丰富,便于雨水下泄,屋顶坡度大,夏季湿热,高大墙体便于通风散热,D项正确。
  (2018原创)秦岭—淮河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两侧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均有显著差异,结合下图,回答4~5题。
  4. 作为南北分界线秦岭—淮河线实为“南北分界带”,是一个过渡地带。南北分界带东宽西窄,其主要原因是(B   )
  A. 东部人口更稠密,耕地面积更广大
  B. 秦岭海拔高,对冬、夏季风影响更显著
  C. 秦岭两侧人口密度差异更大
  D. 淮河水量小,对自然环境影响小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对两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秦岭是高大的山脉,对冬、夏季风有显著的影响;而淮河两侧是平原,对冬、夏季风影响小,所以南北过渡带东宽西窄。
  5. 有人总结了四字识别秦岭—淮河线两侧差异的口诀,如交通运输,南船北马;糖料作物,南甘北甜。以下的总结不正确的是(D   )
  A. 耕地类型,南水北旱
  B. 粮食作物,南稻北麦
  C. 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D. 民居建筑,南平北尖
  【解析】本题考查秦岭—淮河线对两侧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传统民居的房顶坡度主要受降水的影响。由于秦岭—淮河线以南降水多,房顶坡度大。北方降水少,房顶坡度小所以民居建筑呈现出南尖北平的特点。
 点此下载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资源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我要评价此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