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学生打开文学的大门

作者:潍坊外国语学校 张汝明|  时间:2004/11/7 20:33:23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苏教版教材十分注重选文的人文性,编排体制更为科学、新颖,比较符合初中一年级学生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心理、生理和认知特点。比如我们所教的第一册,从第一单元“亲近文学”,到第二单元“金色年华”,再到其余单元的“民俗风情”、“多彩四季”、“关注科学”和“奇思妙想”,无不以强烈的文学性和人文性引起了学生的兴趣。
  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材的这些特点呢?我在第一单元“亲近文学”的教学中,采取了如下措施,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一、借助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激发阅读兴趣。
  事实求是地说,这个单元的开启课《为你打开一扇门》对学生来说,吸引力并不大。如果一上来就让他们机械地学习这篇课文,学生的兴趣肯定会打折扣。这时我想到的是,我们的学生虽然刚刚生上初一,但很多孩子的阅读量并不小,尤其对小说有了一定的接触。所以我对学生的引导,立足于他们对小说的了解,让他们谈自己读过的小说,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经过了这样一个建立在感性认知的开启,再去让学生学习理论性较强的第一课,效果就相对较好一些。我们教学课文的顺序,并一定都要被教材完全左右,这也是新课标对待课文一个基本要求。
  二、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文学概念。
  什么是文学?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概念。你要只在口头上谈,它就是理论性强的(当然这个概念并不好懂,也没有必要让学生一下子弄清楚);你要联系手边的东西谈,它则变得非常具体实在。第一单元选择了散文、诗歌、小说、寓言等常见的文学体裁构成基本文本,使我们的学生较为全面的了解文学的基本类型。我除了让他们知道这是常见的文学种类以外,还引导他们读了散文诗和童话,帮助他们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概念。这种做法现在虽然还不能证明就是最好的,但不失为一种尝试吧。
  三、拓展阅读力求丰富,字词落实务求扎实。
  我在教学这个单元课文的时候,努力做好前面所说的这两点。引导学生阅读,让他们尽量地扩开去,各种文体都涉猎到,在文学的海洋里畅快地遨游;同时,要养成学习扎实的好习惯,生字、生词的掌握,都有扎实的巩固和检查。我们在上周进行了单元检测,学生在基础的掌握上情况不错,但在阅读题的处理上仍有很多不足,提醒我们今后要进行艰苦的阅读训练,全面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