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的孩子不读书
作者:费戈| 时间:2004/12/22 22:38:5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我忽然想到暑假前改中考作文时遇到的情形。农村学生和城里学生的作文一眼就能分辨出来,这不仅是看文中写的是什么生活、事情,而主要是学生作文中表现出来的语言表达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和联想想象能力的差异性极大。农村学生作文总体来说套用老题材较多,有若干学生不管遇到什么文题,都写社会主义好、共产党好;还有若干学生的作文题材雷同(连文中人物的名字都不加改动);最令我震惊且悲哀的是,甚至还有学生所套用的题材,竟然是二十年前我上小学时三年级教材上的。可以推想,他们平时没有生活积累,课外阅读更近乎于零。现今农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可孩子们的课外阅读情况与十年前、二十年前相比却几乎没有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大概有三:
(一)功利目的冲击课外阅读。在各门功课中,语文是见效最慢、最难获得高分的学科。对农村学生而言,数理化通过强化训练,还能考出高分;外语可以通过恶补跟上,历史、政治也还看得见摸得着。只有语文,小学时学习和考试内容是指定教材、基本篇目、重点语段,答案唯一,死记硬背即可,不必进行课外阅读;中学时开始灵活运用,却又茫茫然一片,漫无头绪,不知如何下手,课外阅读不能在短时间内在试卷上体现出成绩的提高,有时间倒不如多做点数学题目,拉拉总分。因此,在现行的教育考评机制下,急功近利的老师、学生、家长在这一点上形成了"高度共识"--拒绝课外阅读,强化习题训练。当然客观地说,也有极少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但要么是最"实在"的作文选,要么是最"有趣"的笑话书、故事会,要么是最"神奇"的武侠小说,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丰富人生、提高素养、陶冶情操的课外阅读,不是包括文学类、科技类、体育类、政治类、军事类各种知识体系在内的全面的课外阅读。
(二)书价昂贵让人望而却步。现在的书价到底有多贵?答案是:出版业在"中国十大暴利行业"中名列第二!现在的课外书,印刷精美,装帧豪华,价格昂贵,少则十元八元,多则成百上千元,城市工薪阶层都有些不敢问津,更何况经济还不宽裕的农村学校和农村家庭,无奈的孩子们只能望"书"兴叹。而且笔者所见的还是在全国来说经济相对发达的江苏农村,余者更可想而知了。
(三)电视节目抢占课余时间。乡下堂哥邀请我们回乡时曾自豪地说:"现在我们农村有电有自来水,有线电视也早就接起来了,只比城里少了污染。"确实,有线电视的普及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但是,多彩的电视节目却更多地吸引孩子们的眼球,使他们无暇顾及课外书籍,甚至还影响了对功课的温习。所以说电视在相当程度上,束缚了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面。孩子们早上七点钟到校,晚上六点钟放学,回家之后就基本泡在没完没了的《还珠格格》、《蓝色生死恋》中了。
课外阅读的重要性,自不待言。要解决农村学生的课外阅读问题,首先要求语文教师帮助孩子们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从小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习惯养成了,他就会重视他所见到的每一张有字的纸片,就不愁没书读。其次是每个班级都设立互助式的图书角,每个学生带或买一两本好书,多者不限,实现资源共享。另外,更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如改革语文考评机制,加强农村图书馆(站)建设,控制图书价格等,只有这样,才能让农村孩子有书读,会读书,爱读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