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与“修”

作者:山东省曲阜一中 李士建  时间:2008/8/12 16:58:5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应该意识到,选修课的设置意义重大而深远。为此,我们首先应该从基本理念上加强对选修课设置意义的认识。我认为,端正对选修课的认识,首先应该准确把握“学”与“修”这两个字语文学科方面的深层文化内涵。所谓的“学”是“仿”的意思,仅仅意味行为方式的简单、机械和单调,好像仅仅停留在鹦鹉学舌、邯郸学步、东施效颦的层面。而“修”的内涵就很丰富,“修”很容易使我们理解为修建、修正、修炼、修养、修行等意思;包含在一定基础上的丰富、锤炼、加工、完美和提高等意味,并意味着行为态度的细致、认真和恭谨、虔诚、执著。辨析透两个词语的内涵,我们就可以理解高中语文新课程为什么分为“必修”和“选修”了。不管是“必修”还是“选修”,“修”就意味着要构建文化、知识体系;“修”就意味着要修习科技、文化知识,培养阅读、理解、鉴赏进而写作表达的能力;“修”就意味着要通过学习,丰富知识经验,提高思想认识,修正自己;“修”就意味着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扎扎实实,不断稳步提高,修炼自己;“修”就意味着要“我养我浩然之正气”,不断熏陶自己,修养自己,进而修德进业;“修”就意味着要躬行力为,不断端正自己,努力实践,把知识化为劳动力、生产力,最终实现“知识就是力量”。
  认识透彻“修”的意义,那么,“必修课”的重要性才会突显出来。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课程共设置五个系列16个模块,第一为诗歌与散文系列,分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三个模块;第二为小说与戏剧系列,分中国小说欣赏、外国小说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影视名作欣赏四个模块;第三为新闻与传记系列,分新闻阅读与实践、中外传记作品选读两个模块;第四为语言文字应用系列,分语言文字应用、演讲与辩论、文章写作与修改三个模块;第五为文化论著研读系列,分先秦诸子选读、中国文化经典研读、外国文化著作选读、中国民俗文化。从课程内容的设置意图看,语文选修课设置的目的就在于,一是对必修课的内容进行拓展或深化,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促进其潜在能力和个性特长的充分发展;二是促进学校特色的形成与办学模式的多样化,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工作品质和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机遇;三是使必修课与选修课优势互补、动态平衡,充分释放各种课程的潜在功能,发挥每一个学生的聪明才智,为现代社会输送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
  让我们高度重视必修课。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