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预设“八度”
作者:山东省曲阜一中 李士建 时间:2008/8/12 17:07:3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但是,我认为,课堂问题预设是有效贯彻教学理念、提高课堂效果效率和质量的基础,是备课的基本也是关键环节。课堂问题预设的科学性是检测语文教师对教材理解、领悟能力的体现,是检测教师对学情、教情分析、把握能力的试金石。一名成熟的教师首先应加强课前“教学设计”,自觉“预计”师生、生生、生本多边对话可能出现的问题,遵循课堂教学的一些基本科学原则。
我认为,课堂问题预设应该遵循以下八种基本原则。
一是量度,主要是指一堂课可利用的时间,可成功、深入讨论问题的数量;二是深度,主要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使学生对教材理解的深刻、透彻;三是广度,主要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使学生对教材理解的全面、角度多;四是梯度,主要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做到由浅入深、深入浅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五是灵活度,主要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提出的问题与争论乃至错误的回答等等;六是情景度,主要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考虑到学生学习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等;七是有效度,主要是指设计的问题是否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鉴赏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八是可控度,主要是指教师是否能够对设计的问题控制讨论的程度和时间。
课堂问题的预设是一门艺术,是教师教学基本功的体现,具有很强的技巧性和可操作性。只有我们巧妙地科学地设计课堂问题,进行创造性的工作,才能真正唤醒学生的创新意识,我们的学生才会有标新立异的冲动,真正发展其创新思维,更为自信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