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头活水在于美

作者:三河市第九中学 杨帆  时间:2008/12/3 20:57:3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关键词:感悟美发现美创造美
  在素质教育日益深化、教育任务日益艰巨的今天,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育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优越性。
  一个人如果能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那么他就会具有鉴别、欣赏和创造美的能力,他的审美观点和趣味就会成为心理气质的一部分。在平常的语文教学活动中,我们语文教师往往注重知识能力目标和方法与过程传授目标,而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孰不知,这个目标的实现能影响到学生的身心是否健康发展,进而影响他的行为准则,影响到他的生活目的和理想。
  美感的产生不是靠“传授”得来的,而是依赖于教师以情“唤”情,依赖于学生的感受、感悟。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我体会到在教学实践中,重要的是采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方式,于潜移默化中渗透,于耳濡目染中自觉,将美渗透到课文中。
  一、体会课文内涵感悟美
  初中语文教材中,不论是小说、诗歌、戏剧还是散文,名家名篇文质精美之作比比皆是。语言的凝练、措辞的准确、构思的巧妙,表现手法的精巧等等都为美的触发点。
  美不是单一的,它的内涵极其复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去从课文内涵中去感悟美,发现美。读《老王》会发现一种人性美,读《三峡》会发现一种自然美。读《散步》体会一种亲情美。另外,要让学生在对作品的分析理解中认识每一种具体的美,如音乐美、结构美、内容美、艺术美等。
  例如莫怀戚的散文《散步》。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学生体会到了这一家四口之间浓浓的亲情之美,受到了尊老爱幼的情感教育。在课堂最后的环节中我设计了一个作文片断练习:晚上,你、爸爸、妈妈还有奶奶,这一家四口看电视,爸爸爱看足球,妈妈爱看电视剧,奶奶爱看戏曲,摇控器在你手里,你该怎么办?把当时一家人的表现写出来。学生写完之后,我组织交流。在交流中,我惊喜地发现,这些常以自我为中心,被宠坏了的孩子们,已悄悄地发生了变化。从他们的笔端流露出的饱含真情的话语,使我看到“尊老爱幼”这传统美德已在他们心中萌芽。
  选入七年级下册的冯骥才的《珍珠鸟》,精致的语言创造出一个美好的境界,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人鸟和谐共处的画面。在带领学生学习这篇课文时,我确定了教学重点之一是:通过学习本文,引发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在教学过程中,先品读文章的语言,学生在品读过程中,感悟到文章的境界十分美好,而这一切都源于人与鸟之间的信赖。学生体会了文章的内涵,同时,也触发了内心深处渴望拥有这种美的思想情感,我这时就进一步引导,其实不单单人与鸟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也需要创造这种境界。那么在你看来,为创造这种境界,我们应该做什么?学生在课堂上畅所欲言。从他们的发言中,我感到这节课的目的已达到,学生用心灵感悟到了必须用自己的行动创造美才会使我们的生活更精彩!
  二、扩大阅读面,发现美。
  现在有的学生阅读量很大,但在课下我对这些学生做过调查。他们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只受生动情节的吸引,欣赏点也局限于优美的语言上,忽视了作品中体观的人文美。我认为在阅读课上,教师应用故事中的人物的高尚品德来感染学生,用文章中体现的积极内容来陶冶学生。在一次阅读课上,一位女同学发言让我深有感触。她以前为自己的相貌平凡而深感自卑,读了《简爱》之后,她封闭的心灵犹如射进了一道绚丽的曙光,从那位平凡的女教师身上,她发现了一种美,那种美散发着心灵折射出的钻石般的光芒。那种美足以使外表的一切浮华暗然失色。她说她将重燃自信,充实自己,拥有简爱那样的人格魅力。班上的同学对她的发言报以热烈的掌声。从他们发亮的眼睛中,我感到美好的情感已在他们心灵的沃土上生根。
  还有,我受字词卡片教学方法的启发,在课下让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做阅读卡片,可就作品中的篇章结构,语言人物或思想内涵等来谈自己的感悟。不求全,只求精。在上阅读课时,学生手中的这些卡片就是他们交流的依据,经过一个学期的时间,我发现学生写在卡片上的语言由对作品的情节生动,语言优美这些肤浅的认识,转向了对作品中思想美和人物美的赏析。班上有位女生在她的阅读卡片中写到“我读了《爱的教育》心中的感觉不能用‘感动’这两个字来形容。我爱文中的老师,爱恩利科和他的同学,在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一层爱的光辉,那种人性美深深地使我折服。”看了她的卡片我知道学生具有了一双能发现美的眼睛。
  三、付诸行动创造美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布置了一个有关“美与丑”的话题,评改时我发现有些学生对美与丑的概念不清晰,不能辩别什么是真正的美。反映在作文中是空话,套话。我分析,其原因是现在的孩子在家里都是独生子,生活条件优越,唯我独尊,很少能考虑到别人,为此,我开了一次班会,主题为“创造美,从我做起”。在班会上制定出三个目标。1、读名人传记,探索如何度过一个创造性人生,更新乏味人生。2、自树榜样,欣赏他人优美之点,见贤思齐。3、环境美化,书本放置整齐,穿着干净不苟,水杯一字排开,桌凳一尘不染……,主题班会后,我发现班上悄悄地在发生变化。学生刘明宇因病落下的功课有同学主动帮他补上,高祥在街上发现扒手主动举报。
  有人说过:“美是自然之花,美是心灵之花,美是创造之花。”正所谓“源头活水在于美。”教师在帮助他们形成语文能力的同时,要引导,激励他们感悟美、发现美、表现美。因为初中生正处于多变的青春期,正是要美不要丑,要雨露阳光滋润的时期,所以我们要把什么是真、善、美传送到他们的心灵深处。让他们成长为既有理想又有感情,既有知识又有良好的艺术情趣,爱美、追求美的一代新人。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