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卷中有“鳄鱼池效应”
作者:四川省威远县观英滩镇石坪小学校 巫英忠 时间:2009/2/18 7:17:36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新课程改革之下,阶段性检测不可少,检测完后的评卷环节当然得认真利用。按传统的评法,对大面积差的骂全班,对个别差的骂个人,整堂评卷课处于焦灼状态,做对了的对耳边风不可能无动于衷,做错了的便是心惊胆颤,不知“现场直播”何时休。本来已经在分数上被别人丢下而可能受到歧视的部分同学,再在其伤口上撒盐,岂有丰收之效?我至于一无是处吗?他们或许会这样反驳的。所以,我对刚接手的九年级新班,第一次考试后,就思考着如何不让学生有评卷就是斗人的阴影:让学生既在评讲中全身心投入,又有明显的收益,甚至让他们留恋试卷评讲课,从而减轻考试的压力,以更宽松的心境去迎考,达到生活、学习、考试、评卷的良性循环,我当时就是这样去想的,也是这样去做的。
这次试卷第一题便是语文听力题,这是在四川省境内还没出现过的考试题型,本来就是我受英语考试的启发早几年就要尝试的新事物,这一次痛下决心,做了崭新的尝试。评卷时,我首先从统计得分入手,请得了不少于2分的同学举手。全班都举了(经过改卷,我事先进行了统计,知道无一人少于2分),在大家都举着手并故意让其保持了10秒钟左右的互相肯定之后,我鼓起激情说:没有长久材料在眼前,第一次尝试听力题,大家能有这么好的听力,真值得恭喜,请大家为我们自己的胜利鼓掌(鼓掌)!在这种集体胜利的气氛下,我继续做了5分、6分、7分(总分7分)的统计,让得满分的几位同学最是光荣了一下,先前不得不放下的手也没半丝耻辱,7分的手更是光荣之至。我还就地取材,用听力材料中的思想来教育同学们:未得满分的同学还有前进的余地,得满分的同学更别骄傲,一次胜利不是最终胜利,最后的胜利才是最大的胜利。这样让每人都有了前进的激情,当时可谓群情激昂。这是第一次赏识。
另一个题是2003年全国高考题中得到大家好评的题目,我沿用下来目的是让学生先尝尝高考味,以便提前时间揭开高考那神秘的面纱,多少能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对学生,我先讲明是高考题,有难度,给他们万一得零分或低分下台阶,然后收集较好的答案来展示,还有一个不可忽略的细节便是展示了答案后,卖卖关子才念作者,让他们的劳动成果得到充分肯定,成就感得到明显突出。
原题是: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原意。
示例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改写为: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改写为:
我一小题一小题的展示,边展示,边请学生评评我给分是否公平,并说出理由。在大家听的过程中,我边适时加以关键词的肯定、引导,边板书,明确强调这种题目的要求:亲切、友善、生动、委婉、幽默等,这样既连贯又不枯燥。
展示实例如下:题(1)(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有改写为:喧哗和打闹都不是我们所向往的;
有改写为:舞台是最热闹的,教室是最有序的;
有改写为:安静可以代表和平……
题(2)(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有改写为:请把我的精彩带回家,请把我的身体留下来;
有改写为:除了知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汗迹什么也别留下;
有改写为:请让记忆和身体一起离开;
有改写为:你可以把报刊装进你的心中;
有改写为:请带走该带的,请留下该留的;
有改写为:来也空空,去也空空,不含钱袋和脑中;
甚至于一位聪明的“懒汉”沿用了示例中句子:除了记忆什么也不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我不得不给她满分,还在评讲时作为压轴戏狠狠地表扬了一顿,这第二次赏识让这节评卷课再一次上升到了高潮。可以说,这几乎是实况,若作调查,学生对试卷评讲课最为留恋——这是赏识用到“刀刃”上,愚以为。
回到理论化的评卷要求上说,每次考试都要达到阶段性目的,所以我也未去追求面面俱到,而是选择最能体现本次考试特点的题目如上面两个题加以重点评讲,让学生的闪光点在评卷中耀眼夺目,让考试中答案不够理想的同学“择善而从”。这样大家都有了自觉向上的学习生命力,不就达到了评讲课的最高目标吗?最后,我因势利导:你觉得某些原来的答案不够理想,可以选择其中一个或几个来替换下来,也可试着再创作。结果第二天的作业数量、质量空前。后来,在每人一本的“语文天地”中,不少同学用了或长或短的习作表达了这种评卷以及学语文的热情,有的同学潜力如决堤之水,让人连阅三小时还不忍心放下,半学期不到个人的“语文天地”就写了两个作业本,她说这是她最有价值的精神财富,就是让送给我,她也未必很爽快。
其实,这种对学生的才能——尤其在考题中创造出的价值予以重视和赞扬,仅仅是赏识手段之一,平时教学、生活中,对学生的几句赞誉,几下掌声,甚至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个符号,一次拍肩,对学生都会带来欢乐、鼓励和信心,只要我们教师用上一颗善良的心,用上真诚和宽容,用上气度,用上智慧,不时换位到学生份上去体验他们的感受,学生的潜力将会在你的赏识之下爆破出意想不到的“鳄鱼池效应”!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