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词评点1、2、3
作者:闲人居 时间:2009/4/2 17:56:22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1、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张岱《湖心亭看雪》)
这里的“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量词的运用再巧不过了,极有层次、极富意境,使人感觉到轻灵、变幻。而“一芥”“两三粒”,则以“小草”“米粒”作喻体,更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小舟、人物的特点。比喻和量词的巧妙结合,写出了雪后银白世界中的景物,营造一个雪笼西湖、水天之间白茫茫一片的景色。淡淡写来,描绘了一幅清淡雅致的西湖雪景,渲染出宇宙的阔大和苍茫,以及人在天地中的渺小,传达出作者清高自赏的情感和超凡脱俗的雅趣。
2、友人来访,不小心碰翻了一杯乡愁,浓浓的气氛四溢弥漫。
这句话,妙就妙在“一杯”,乡愁可以有形有色,可以观,可以盛,还可以品。这句话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读到这样的佳句,我们仿佛和作者一起感受其浓浓的乡愁,倍感余香满口,心旷神怡。
3、再来看看郭枫《空山鸟语》中“踏一坡金黄的落叶,踏一地斑驳的树影,也踏着一份薄薄的寂寞。”多优美的语句啊,“一坡”“一地”“一份”点缀其间,犹如几粒明珠,把午后山林中空旷、宁静、优美的景致装扮的极有韵味。传递出作者对古朴、宁静生活的向往。
话也说回来,我们常见的月亮,用不同的量词来写,韵味也各有千秋。请看:一弯新月,一钩初月,一轮明月,一抹残月,几个不同的量词的使用,让人浮想联翩,使人拍手叫绝。它把月亮写形象了,写活了。恰如其分的描摹出月亮的不同风采。怪不得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对月亮情有独钟,一往情深呢!
正是量词在语言运用中有其独到的表达修辞效果,语文中考中也出现了他的身影:
阅读下面语段,从你的积累中也选择一个妙用量词的例子加以揣摩分析,将语段补充完整。
汉语中的一些量词形象生动,极富韵味。比如一“刀”纸。刚刚制成的纸,张张铺设整齐,未曾经过剪裁,未染些许墨汁,手起刀落,厚实的一摞站坯子旋即被劈开,毛边都不飞,利落的声线犹在耳畔。还有一“眼”井。是啊,那水汪汪的井可不就是大地的明眸吗?再比如量词,一个字用下去,就把事物的形态神韵描摹传达出来了,这实在是中国人的智慧。
参考:(1)一“缕”轻风。就这么一“缕”,那本来无形无影的轻风就变得如丝般纤柔,如纱般轻灵了。(2)一“抹”晚霞。夕阳西下,那渐渐褪去的晚霞,仿佛是哪位仙人拿着画笔,只那么轻轻一“抹”,就给天边涂上了美丽的色彩。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