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历险记
作者:宋秋| 时间:2005/3/7 7:44:0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其实在几年前我已游览过香山,对这里的景观已有所了解。这次爬香山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女儿,我们想让久居平原的七岁的女儿领略一下山野风光和登山远眺的乐趣。香山,乃是京西名山,此处峰峦叠嶂,林木蓊郁,清泉潺潺,气象万千。是一处集自然、人文景观于一处的旅游观光之胜境。
我们一行人来到香山脚下,只见上山共有三条路,中间是一条修得很好的大路,左边为缆车,右边为一条比较偏僻的小路。我们决定从左边上山,从中间返回。我和女儿兴致勃勃地拾阶而上,沿途的山野里山风徐徐,松林荡荡,山花烂漫,香飘四野,好一派初秋美好的山野秀色。女儿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看到这种景色,她欢呼雀跃着,一边蹦蹦跳跳地爬山,嘴里一边叽叽喳喳说个不停。由于开始上山的路比较平坦,坡度低缓,所以我们不知不觉就登上了半山腰,来到了一座平台上。登上平台,只见一块形状类似香炉的巨石矗立眼前,上书"香炉峰"三个红色大字。女儿一见上面的字,便顺口背起了李白的名句"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我笑着打断她:"李白的那首诗是在观赏庐山瀑布时即兴而赋的,而这个香炉峰则是位于北京香山上,听说'香山'这个好听的名字还是由此石得名的呢!"女儿这才恍然大悟,她走近香炉峰,高声朗读着山石上雕刻的介绍性文字,上面写明了"香山"地名的由来,由此上山还有880米。在香炉峰前,我们留了几张影,稍事休息后,便踏上了征服峰顶的路途。
"哦!还有880米就要到山顶喽!"女儿兴高采烈地欢呼着。从香炉峰上向上望,道路分为左右两条。左边的路较宽阔,右边的则是羊肠小道。我问女儿:"咱们走哪条路呀?"女儿天真地反问我:"妈妈,走哪条路更近呢?"我回答:"当然是小路近了,但是坡陡路滑,不太好走,咱们还是走大路吧!"没想到女儿一扬小脑袋瓜,满不在乎地说:"不就剩下八百多米的路程了吗?有什么好怕的。再说您带我来爬香山不就是为了领略登山的乐趣吗?妈妈我看咱们还是走小路吧!"我一看连小女儿都有如此非凡的"魄力"我当然更不甘示弱了,于是我们毫不犹豫地随着前面一群人走上了左边的那条山路。
这条路是一条名副其实的羊肠小道,而且坡度很陡,大约与地面成70度角,上山比较吃力,而且必须借助两旁的灌木枝才能攀上去。我担心女儿太小,又从未爬过山,怕她吃不消,就尽量拽着女儿想助她一臂之力,没想到女儿却劲头十足、意气风发,根本不屑于我的照顾,反而一直大踏步走在我的前面,令我惊诧不已。可是在奋力爬行了半个小时后,我们却发现这条路越来越狭窄,也越来越陡峭:刚才还是烈日当头,此时已是幽林蔽日。抬头望去,只见山路陡峭得已看不见山顶,更看不到太阳,当然也辨不出方向。这时我们开始怀疑是否走错了路,可是我们已经跋涉了这么远,上面有二十几人开路,深厚又鱼贯紧跟着上来了三十多人,再返回去已不可能,没办法,还是咬着牙往上攀登吧,反正就剩最后的几百米了,无论任何也要爬到山顶。回身看看女儿,只见她依然兴趣不减,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着,丝毫没有疲惫退缩之意,我不禁为之一振。立刻来了力量。接下来的路是名副其实的山路,到处都是峭壁岩石,路窄得只容一人穿行。没迈出一步都要小心翼翼地用手拽住两旁的小灌木枝,脚踩在沙石上,前腿弓,后腿蹬,身子几乎匍匐在地面上,一不小心就会滑落下去。我一面自己奋力攀缘,一面又要照顾年幼的女儿,不一会儿就累得气喘吁吁,大汗淋漓了。虽然已是金秋十月,但林子里却密不透风,偶尔听见一两声清脆的鸟鸣,和山上其他地方的游客传来的遥远而微弱的吵闹声。这幽深静谧的气氛使我们格外压抑,恨不得一下子登上山顶,重见天日。于是我们这一行人一边互相打气鼓劲,一边坚持着竭尽全力地向上攀登。不久,下面的人群开始骚动起来,有的开始抱怨,有的开始担心,有的则开始发牢骚了。其中有个大学生模样的小伙子嚷道:"喂!前面的同志,上面还有路吗?还有多远能到山顶啊?"上面便有声音传下来:"不知道还有多远,前面已经没路了。"这句话明显给大家带来了沮丧和恐慌,此时上面已有几个人开始往回返,下面的有些人也开始掉头向回走了。而绝大多数人都停了下来,一边稍事休息,一边开始观望,拿不定主意:究竟是继续往前走还是转身下山?有的人干脆拿起手机要拨打110报警,希望警察能赶来救助,可是手机根本打不通,因为在这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上,无线电信号已经没有了,这就更增加了人群的恐慌。在我们这一行人中,有五六十岁的老人,也有五、六岁的儿童,最小的是一个年仅两岁的骑在爸爸脖子上的可爱的小男孩,但更多的是学生和青壮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来自唐山旅行社的某高校的大学生们,他们是利用国庆假期来北京游览观光的,全都是二十几岁的年纪,脸上英姿勃发,充满了青春的朝气。刚才他们还是那么兴高采烈,不停地说笑打趣,此时此刻却是一片沉寂,没有人笑得出来,大家面面相觑,不知如何是好。我心里更是焦急万分,要是光我一个人怎么都好说,可是我现在带着年幼的女儿,万一她走累了,不肯爬了,让我抱着怎么办?向上攀登困难重重,往回走却又不甘心,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们已经经历了那么多的艰辛,就快到达山顶了,如果中途放弃,那么今天就没有时间再爬到顶峰了,这次香山之行也就失去了任何意义。我掏出手帕,给女儿擦脸上的汗,只见她红扑扑的小脸汗涔涔的,刚才在上山之前给她买的一个漂亮的花环也不知掉到哪里去了,我头上的帽子也被低矮的灌木丛挂得无影无踪了。我和女儿互相望着彼此的狼狈相,不禁大笑起来。这时来自唐山的那位大学生正好站在我们旁边,他被女儿的勇气所吸引了,夸奖道:"小朋友真了不起,这么小的年纪就来爬香山,是你自己爬上来的还是妈妈抱你上来的呀?"我女儿赶忙以炫耀的口吻说道:"我才不用妈妈抱呢!是我自己爬上来的。"那年轻人不禁翘起了大拇指,连声夸"好样的!"真的,女儿今天的表现实在是棒极了,她从未爬过这么陡的山,而且自始至终全是靠她自己独立爬上来的,我不仅没给她什么援助,反而在她的带动下,我也浑身有劲,勇气倍增。也许是这特定的氛围,这挺拔陡峭的山峰使女儿一下子长大了、坚强了吧!这种生存探险式的爬山活动不知比教室里老师的空洞苍白的说教要强上多少倍。我不禁暗暗得意起来,今天这山没白登,汗没白流,给女儿上了一堂生动的意志磨练课,远远超出了登山本身的意义。
我正在思忖着,忽然前面传来一声有力的高吼:"同志们,前面有路了,别泄气,快爬呀!就要到山顶了!"大家伙儿一听全来了精神,仿佛看到了一丝光亮,顿觉豁然开朗,不禁加快了脚步,继续向山顶冲去。女儿这时也被强烈地感染了,她用稚嫩清脆的童音高声喊着:"加油呀!曙光在前头,我们就要胜利了!"此时此刻大家的热情全部被调动起来了,无论是老人、小孩全都面带微笑,信心十足地向上攀去,而且经过刚才的交谈,大家的距离拉近了许多,人们仿佛成了同甘苦、共患难的老战友一样,互相支持着,扶老携幼地又开始了新的艰苦的征程。没过多久,只见一道耀眼的阳光穿透树林,照射到我们的身上,将金色的光芒洒在我们的脸上,大家不禁欢呼起来:"找到路喽!见到阳光了,就要到山顶喽!快呀!同志们加油哇!"已经看到山顶上人影晃动,听到山上人群的喧闹声了,大家都无比兴奋。可是就在爬到距离顶峰只剩下最后30米的时候,我们却又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难题:这里全是垂直陡峭的巨石,两旁已没有了灌木丛,连手抓的东西都没有。这意味着上山更加艰险了。大家格外小心翼翼,一小步一小步地向上缓慢攀升,遇到女儿实在爬不上去的石块,我就抱起她把她推上去,然后我再紧跟其后,密切地保护着她,生怕她有什么闪失,掉下山崖。可是突然,又一块巨石挡住了去路,这块巨石比女儿的个头还高,靠她自己爬上去是不可能的,我试着向上托举她,可是我自己因为早已是精疲力尽,试了两次都没有成功。这时刚才那个唐山小伙子爬上来了,他毫不费力地举起女儿,轻轻地托举到了山崖上,紧接着他也轻捷地登了上去,然后他又回过头来伸给我一只手,让我拽着爬上来,我心里充满了无限感激,向他不停地道谢,可是他却顾不得说什么,继续回去伸出他有力的大手,帮助其他的游客爬上巨石。望着这一幕,我的思想不禁一震:人间自有真情在,关键时刻显真我。如果我们这次没有走错路,又哪能经历这感人肺腑的一幕一幕?又哪能看出我们中国人的素质和风貌呢?感谢这次香山之旅,它使我们每个人的心灵得到了净化,受到了洗礼。
当我们攀岩走壁将至峰顶时,看到前方赫然耸立着一块木牌,上面用红笔写着"此处危险,禁止攀缘"八个大字,大家方才恍然大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笑声里既包含着骄傲、欣喜和胜利的豪情,又有恐惧、不安和惊悸,原来我们不仅走错了路,还走了一条本不该走的道路,一路的惊险、刺激和新奇有趣使我们经历了一次终生难忘的旅行,让我们觉得这海拔880米的高度就像8800米的珠穆朗玛峰一样:漫长而陡峭。
最后我们穿过一个小方洞,终于爬到了香山顶峰,山上游人如织,仅有的几条木椅早已被抢占一空。我和女儿只好坐在台阶上,向下鸟瞰北京城,只见秀丽繁华的北京城变得像小巧玲珑的缩微建筑一般,一览无余,尽收眼底。 真是"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啊!当凉爽怡人的山风吹拂到我们的身上时,我忽然明白了登山的全部内涵,也顿时理解了登山爱好者们之所以痴迷爬山的原因。"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登山的乐趣只有在你亲自登临顶峰之后才能领悟得到。在山顶,我为女儿拍了张照,只见她粉红的小脸汗津津的,凌乱的头发上还沾着一片草叶,然而脸上却是一副喜悦的表情,她的笑容,是那样甜,那样美!有一种征服了一切的豪迈之感。
等她长大了,我会拿出这张照片,给她讲那个惊险而动人的历险故事,我相信她会永远记住这个故事,这段经历也会成为她一生的财富。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