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教育怎么了
作者:佚名 时间:2009/6/5 10:56:09 来源:yongheng64 转发 人气:
中国(内地)教育教育怎么了?
本人虽然搞了一辈子(中等)教育,乃至退休后还受聘于私立学校,但毕竟学浅才疏,对国家教育无能力妄加评论,只能冒昧地在这里提出问题来,并列出些微表象,谨求网友指点于一二。
基础教育:小学及学前教育可说是没有童趣的教育。孩子累、家长忙。休息日或放学后家长忙于领着孩子穿梭于各种名目的辅导班之间:“剑桥”英语、乐器、舞蹈、体育(某些项目)、美术、“奥数”……如此等等不一而足。照说小学和初中属义务教育阶段,升学该不成问题;但,你不上辅导班就进不了特长班,更进不了重点学校!
由于专业介入过早,有的甚至连良好的中等教育都未接受过便成了某方面的“人才”(莫说大部分人成不了“人才”),结果不但综合素质极差,而且没丝毫的发展后劲,最后销声匿迹,进大学镀金而已(学成后当了公务员只不过凤毛麟角)。——这或许是我国一大特色。
中等(初、高中阶段)教育:此阶段是否可称之为拼命或不要命教育。“三年教学任务两年完成”、一个月休息一天、一天上十节(讲授)课、寒暑假不休息、聘请家庭教师、班与班校与校县与县比升学率(“重奖之下必有勇夫”,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将加大课业量发挥到极致),天天喊“减轻课业负担”天天加负荷——疲劳战术何时了?——这无疑也是中国教育的一大特色。
高等教育:众多莘莘学子疲劳奋斗了十几年竞入大学之后终于该松口气了!恋爱的、校外同居的多了,钻图书馆、实验室的少了;教师(含教授)们呢,关在小屋里著书立说的多了,走上讲台认真讲课、到实验室带学生的少了;铜臭味浓了,学风淡了……举例,用我女儿在校时的话说,她们学校是“一流学生二流设备三流教师”(录取的学生年年高于本一投档线四五十分,该校由国务院某个部门投资,教师群里全校没一个院士)。
再看我们内地的高校在国际上的排名。据新加坡《联合早报》前不久公布的2009年亚洲最佳大学排行榜中,我国的北京大学只排在与新加坡国立大学并列的第十名。这仅仅是在亚洲(前九名为香港三所,日本四所,韩国两所),若在世界排名呢?(当然,排名各有说法,但也可见一斑)。
再者,我国高校被国际上认可(承认学历)的有几所?
研究生教育:举例,我的一个晚辈在国内读硕完成了,尽管她从大本到硕士都读的是同一热门专业,但对口就业很难。我问当时负责该校研究生部的一位同志:“在该校继续读博如何?”答:“没问题。”问:“将来就业呢?”答:“只能推迟两年就业压力。”问:“到国外去读博呢?”答:“回来就是人才。”
上面对话恐怕不能说明问题,那就看我们的《中国教师报》年初的报道:80%的两院院士是海归派。言外之意只有20%的两院院士是我们国内自己培养出来的,而这20%的研究成果国际是否承认还是问题呢!
获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有华人血统的,但却没有我们自己培养出来的。难道这不是事实吗?
中国内地的教育怎么了?
文章评论
共有 1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