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读”没意思
作者:吴非 时间:2010/2/1 19:14:23 来源:laoxu转发 人气:
功利的读书,也和“苦读”意识有关。因为读书被当作苦事,所以只能以利诱之。古代“读读读,书中自有黄金屋,读读读,书种自有千钟粟,读读读,书中自有颜如玉。”名利之外,还有色诱,全被作为交换的筹码,如果再和“学而优则仕”或“仕而优则学”的科学发展观相结合,则读书不缀,如有十项全能,在社会上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于是始有苦读之徒,上演“悬梁刺股”、“囊萤映雪”的活剧,不是把读书当作血淋淋的广告把戏,就是把它弄成了呆里巴几的时尚演出。
我自己从来没有苦读过,也反对把读书当作苦事。我读书,是因为喜欢;而正因为喜欢,也就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苦”。我认为如果视勤读为“苦”,那简直是对书的侮辱,对学习的侮辱。我对这本书有兴趣,可以废寝忘食,废寝忘食是因为心中有乐,而非衣食不继或是精神失常。我十岁时一天看完十几万字的长篇小说,看完后发高烧。家人以为我是为了及时归还图书馆,抢着读完,劳累过度;其实不然,我只是太想知道人物的命运,太想知道后来发生了什么,与“苦读”全然无关。在我看来,如果把读书学习当作苦事,肯定学不好。我自幼至今,没有“苦读”的经历,我总把有书读当作是幸运的事,有趣的事。特别是在农村插队期间,有时无意间得到一本破书,干活时我就盼着太阳能早点落山,那样收工后就可以在油灯下多读上几页。
因为有着对知识的渴望,因为太想知道事物的究竟,因为想要得道受业解惑,因而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了准备读的书,这些,都是你想要的东西,求仁得仁,何苦之有?
钱理群教授在回忆自己读书生活时说:“做任何事,刻苦的结语常常是两个字:及格;兴趣的结语常常也是两个字:出色。”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