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歌唱
作者:桐乡求是实验中学 王仙娇| 时间:2005/3/26 11:12:48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母亲也曾如同我一般年轻过,有光洁的肌肤,微酡的红晕,如云似的乌发,秋水似的眼睛,然而岁月和艰辛在她脸上留下了印痕。纵观母亲的一生,用“温柔敦厚,坚韧善良”形容,毫不为过。记得幼时家境贫寒,子女四人,负担沉重,我们常常过着“缝缝补补又一年”的生活。我是家里唯一的女儿,母亲想让我穿得光洁一点,便在生产队挣工分的空闲时分,到邻近的海宁周王庙一带去捡枯死的洛麻,晚上在昏暗的灯光下剥下它的皮,这样一点点积聚起来,终于可换得一些钱。当穿上母亲为我买来的蓝底白花的新衣服时,我的高兴劲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幼小纯净的心里充满了对母亲的感谢!那也是对美的一种向往!直至现在,我仍旧喜欢各样深浅不一的蓝色,也许是无意中对童年的一种怀念。母亲爱我们,爱我们所有的子女。然而少不懂事的我们常让刚烈的父亲震怒发威,比如沉醉在紫红的桑椹中而忘了割羊草的时候;比如玩水漂而忘了回家的时候。每每这时是从容的母亲用她软软的细语抚慰父亲的暴躁,用温暖的怀抱消除稚子的惊恐!回想起来,是母亲的温柔才使我们的童年有了金黄色的记忆!是母亲的慈爱才使我们的孩提时代有了天真的笑容!只因为我们是她的子女,她就这样义无反顾地爱着我们!
母亲善良而又坚韧,她的身上处处洋溢着中国女性传统美德的光辉!虽为乡间农妇,但天地自然之原气,田野草畔之性情,养育了她淳朴美好的品德,并一直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父亲年轻时,体弱多病,几次发作,危及性命。在杭州住院三个月,善良的母亲在沪杭线上往返跑了三个月。我想起《周渔的火车》——周渔是为了寻找理想中的爱情而颠簸于奔驰的列车上,但母亲是为了现实的生活而受尽千辛万苦,她可能不知道死生不渝、海枯石烂的爱情,但她脚踏实地,从不因为贫困、疾病、多子而动摇对生活的决心。她常常说:在漆黑的夜里到十多里以外去叫医生时,在春夏交接粮食不济时,二十多岁的她心里也有过害怕,然而始终抱着一种“熬一熬,总会过去”的思想,她坚强地承受了下来。面对困境,穷且益坚,从不流露抱怨之微辞,始终坚韧如丝,于寒冬,于炎夏,于青黄不接时,于亟亟交费时,于人生的各种挫折与磨难中,笑迎一切,溶化一切,不为苦而悲,不悲而至痛!以至父亲现在回想起来,也几次动容,充满了对母亲的感激!
母亲只少许识得几字,但她深明大义。受读私塾的父亲的影响,不卑不亢,骨子里也浸透着“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思想,于辛苦劳作中寄托着对子女“读书成才”的殷殷期望。因此,兄妹四人,早知双亲艰辛,用心读书。当家里的朝南墙上贴满了我们大大小小的奖状时,母亲总会露出欣慰满足的微笑,那是对母亲最好的报答!也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直至一一考上大学,终于成就了母亲多年的愿望。母亲于有字的书外,给我们最纯洁最高尚的教育,她教会我们相亲相爱!教会我们面对困难!教会我们明白了读书之好处——识天地之大,晓人生之难,有自知之明并潇洒达观。感谢母亲用她贫穷的双手为我们创造的一切,使我们于喧嚣尘世自尊自重不俗不谄!
现在,也想在五月的节日里为母亲送上一束康乃馨,以尽人子之祝福。然而母亲的幸福在于泥土的芬芳,在于属于田间的一切美梦。当康乃馨的色彩斑斓着温暖深情的五月,我愿自己化作母亲稻田边流淌着的小河,从而发出竖琴一样优美的声音,为五月的母亲作一次真诚的歌唱!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