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微之处总关情

作者:庆阳二中 陈丽娟  时间:2011/12/14 9:31:13  来源:langzi7903会员转发  人气:
  真正地要引导好一个团队、管理好一个班级,说真的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平时有空的时候看有关班级管理的一些书籍,很羡慕那些成功的班主任,面对再调皮的学生,再混乱的班级,总有他的一套手段和方法,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也总惊讶于那些三言两语就能把一个不爱学习的学生感动,最后考上××大学的案例。但是,我知道我没有这样的水平和能力。我不知道教育的力量到底有多大,我只能说每天我都尽力在做,问心无愧就可以了。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是要创造出让自己感动的人。遵循这一理念,我尝试了以下做法:
  第一,征集班级口号和班级座右铭。
  高中是人生之中最重要的阶段,高中老师的每一句话都可能对学生产生重大影响。所以,定一个响亮的班级口号,为班级选一个好的座右铭,让学生牢记在心中,反复体会。我在开学之初在班级广泛征集并筛选中定班级口号为:“脚踏实地,努力拼搏,团结一心,铸我辉煌”,班级座右铭为:“静者入,入则静,闲话留于门外,嬉闹走出教室”。我先请同学将此写在班级最醒目的地方,后来又在班会课上让每个学生写下来贴在桌角,让学生下意识的记住它,并时时处处这样严格要求自己。
  第二、 采用“暗示式批评”,让批评更温柔。
  暗示,也就是不直截了当地把批评意见讲给学生听,而是借用其他委婉隐蔽的语言形式,说彼及此,巧妙地表情达意,让人思而得之,从而获得深刻印象。含蓄委婉的暗示方法,较之直来直去的呵斥、批评,更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维护师生之间的感情。比如,我班有一男生聪明热情但脾气特坏,动辄跟同学吵架、老师闹别扭。我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找了一篇小短文送给他。短文里说:
  从前,有一个脾气很坏的男孩。他的爸爸给了他一袋钉子并告诉他,每次发脾气或跟人吵架的时候,就在院子的篱笆上钉上一根。第一天,男孩钉了37根钉子。后面的几天他学会了控制自己的脾气,每天钉的钉子也逐渐减少了。他发现,控制自己的脾气,实际上比钉钉子要容易的多。终于有一天,他一根钉子都没有钉,他高兴的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
  爸爸说:"从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没有发脾气,就可以在这天拔掉一根钉子."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最后,钉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带他来到篱笆边上,对他说:"儿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篱笆上的钉子洞,这些洞永远也不可能恢复了。就象你和一个人吵架,说了些难听的话,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个伤口,像这个钉子洞一样。"插一把刀子在一个人的身体里,再拔出来,伤口就难以愈合了。无论你怎么道歉,伤口总是在那儿。要知道,身体上的伤口和心灵上的伤口一样都难以恢复。
  后来我在班会课上给这篇短文配乐,朗诵给学生听。很明显大家喜欢并接受这样的方式,而那个坏脾气的学生也意识到自己的缺点体会到我的良苦用心,他说一定会慢慢修正自己,他说会永远记得这个故事。
  最近,班上有一很机灵的男生上课经常打瞌睡,教室日志上批评栏也总挂着他的大名。经了解后知道他晚上听MP3时间太长,所以白天精力不济。于是晚自习后我给他写了封短信让同宿舍的人带给他:
  X X X:
  你好!
  听说,最近你英语课经常打瞌睡?
  听说,最近你数学课经常打瞌睡?
  听说,今天地理课你挨批了?
  看见,你物理课也打瞌睡了!
  听说,你晚上音乐熏陶时间太久?
  今夜,你准备熬到几点?
  明天,你准备睡几节课呢?
  友情提醒:早睡早起,保重身体,好吗?
  第二天到教室我看到他把我写得短信贴在桌角,笑着说要时刻提醒自己,那一刻笑容在我眼角眉梢荡漾,心中暗自窃喜。
  第三,尊重并保守青春的秘密,引导男女生正确交往。
  在十六、七岁的高中生的生活里,难免有青春的磕磕碰碰。作为老师要用真诚的目光、美好的心灵、理解的心态、宽容的方式,引导他们健康成长。
  面对现在高中生早恋的现象,我在“早恋不属于我们这个年龄”的主题班会上,我没有说教,而是上网下载了中央台新闻调查栏目的一档节目《长大未成人》用笔记本电脑放给学生看。当一个个触目惊心的未成年少女怀孕流产的画面在屏幕上闪过;当被采访的女孩幽幽地说:“当我再走在校园里当我看到身边快乐的同学,我就想我跟她们不同了......”;当主持人沉痛地说:“毛毛虫变成蝴蝶,需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等待。若毛毛虫过早地破茧而出,等待它的也许不是美丽的春天。花开得早,谢得也早,因为它经历得太多,不该经历地它也经历了......”。我看到所有同学凝重的表情,我听到他们对剧中人的惋惜,我感受到他们心灵地震撼,我知道我不需要用更多的语言来教育他们。
  第四,充分合理利用学生的周记和教师的评语来管理班级。
  随着青少年生理上的生长发育,他们的内心世界也随之日趋丰富、复杂起来,本来天真幼稚的一颗童心变得日益成熟多虑,开始不太轻易将自己内心的思想活动表露出来,取而代之的是大多数的青少年学生(尤其是女生)会拿起手中的笔,把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不顺心之事或受到的委屈等写进自己的日记,收藏自己的喜怒哀乐。处在教育第一线的是班主任老师,如果能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动向,掌握因材施教的第一手资料。在此我认为正确地利用学生周记,并发挥周记评语的作用,是班主任与学生间建立起感情,沟通思想的一种良好手段。
  通过阅读学生的周记,我感到了师生间情感交流的无穷乐趣,学生们也有此同感。班中有位学生,性格内向,同学之间交流甚少,但内心世界极为丰富。她常把内心的想法倾注于笔端,与我进行思想交流,她说:“每周的本子上我都会写上满满的一页,我把自己所有的不快乐、不开心之事全都告诉您,因为您用心读我每一篇周记,因为你认真给我写每一个评语,因为你的话总温暖着我。”
  班主任若能充分发挥周记评语的功能,沟通师生情感,并用自己富有感染力的评语去鼓励、带动学生。学生也乐于接受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真情回报老师,这使周记俨然成了学生与教师间心与心对话的桥梁。作为班主任,心中时时装着学生,对于优等生进行正面表扬,让他们在班中树立起榜样的示范作用;对于后进生则进行侧面鼓励,帮助他们重新树立起自信心,积极去发现他们的闪光之处,热情地加以鼓励。
  第五,不漠视学生的细微举动。
  我们与学生相处的时间只有三年,而这三年对于一个孩子的成长又是至关重要的,懂得感动是成长过程中重要的情感态度。我觉得对于学生可爱的小举动我们必须给予回应,粗心大意对稚嫩的心灵的漠视,其后果怕是导致他们对人世的冷漠。教师的爱,就像火种,它能点燃学生的爱。学生得到教师的爱,才会把这种爱“反射”给老师、同学,以至上升对生活、对学习、对祖国的爱上去。苏霍姆林斯基有一句话说:“对孩子的热爱与关怀,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能在人身上树立起一切美好的东西。” 让人感动并不需要什么惊心动魄的大事,美丽人生是由无数个感人细节构成的。我们老师应善于捕捉住学生细微的情感表现,孩子的成长除了理性的说教外更多的还须要感性的呵护。
  总之,班主任要不断调整和改变自己旧有的观念及行为,走出“师道尊严”的阴影,走下自我高高在上的“神坛”,改变颐指气使的态度,重视作为“人”的学生,和学生平等相处,以诚相待。只有师生平等、生生平等,才会形成和谐的班集体。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