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向“满堂灌”叫停

作者:山东省汶上县次丘镇教育办公室 赵洪军  时间:2011/12/31 9:35:52  来源:zhaohongjun原创  人气:
  有些教师好像掌握多少东西似的,不论什么文章,不论什么情形,不论什么课型,不论
  怎样听众,总是满堂灌。新课程认为当向“满堂灌”叫停。
  这些人全然忘记自己的身份,又难记起自己已是二十一世纪的教师,更是置新课标理念、
  新课标精神于不顾,一旦走上课堂,他们便就要大讲特讲,好似一副“我的课堂我做主”“我
  的课堂就大讲”的派头。
  他们全然不顾学生的思想、情绪、感受,不管孩子们喜欢不喜欢,高兴不高兴,乐意不
  乐意,总是在那里神采飞扬,洋洋自得,任凭自己讲的天花乱坠,天马行空,陶醉其然,根
  本不问孩子们恹恹欲睡,昏昏然,根本不论孩子们听天书一般云里雾里,问其然、其所以然,
  简直就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满堂灌”,新课程当叫停!
  新课程认为,教师理应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找回学习的乐趣,激发学
  习的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实现全面综合素质提高。着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利用自
  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式,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课堂
  教学的参与度,借助“小先生制”和教师个别指导加强对学习困难学生的帮助。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1.教学目标缩减,我们目前的课堂教学却无
  视人的存在,三维成了一维,教学目标缩合为单一的认知目标,对其他教学目标往往不加重
  视,甚至漠然视之或根本无所知之。2. 主体客体异位,本应作为课堂教学主体的学生完全
  成了帮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与课堂教学的本来目的相去甚远。3. 学习情境失
  真,我们的课堂教学情境是教师精心设计的,按部就班,不蔓不枝。这种学习情境的人造性,
  很难培养学生的能力,学生将来也很难胜任真实的工作,出现知识学习与能力大小不成比例
  的结果自然是情理之中的事情。4. 合作学习缺失,我们的课堂教学基本上还是原来那样教
  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没有思维的对话、灵魂的碰撞、情感的交融。而有效的合作学习
  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竞争意识,另一方面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面对众多学生个体
  差异时的不足,有助于因材施教,教学相长。5. 情感流动失落,在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
  师只注重知识性信息交流,而忽视师生之间及师生与教学内容之间的情感交流,不注意发挥
  情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以致课堂沉闷,学生是心力交瘁硬着头皮去听,教学效果可想而
  知!
  现结合课堂教学实际,谈一谈较为成功的做法:
  一.首先确定教学目标。每堂课的教学目标要体现语文教学的计划性和科学性。
  二.目标确定之后,教师应根据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精心设计这堂课。如果
  课堂上都是“是不是”、“对不对”这类的提问,那么课堂气氛再热闹,对提高学生的能力
  也是毫无意义的。总要像从树上摘苹果,踮起脚摘不到,跳一跳或跳几跳摘到一样,激励学
  生思考讨论,解决问题。
  三,教师要尽可能的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使学生感情投入到学习过程当
  中去。创设情景的方法与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模仿课文中的人物的动作、神态,指导学
  生表演根据课文排练小品,分角色朗读,展示教学挂图等,都能引起不同意见辩论。  
  四,适当点拨,绝不忽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常常会遇到“拦路虎”,
  这时就需要教师的点拨。点拨是为学生指点迷津,为学生的思维拨正方向,开拓思路。但点
  拨不是“揭示谜底”,而是点而不“答”,引而不“发”,给学生留下“探胜”的余地。经
  点拨,学生自己解决问题,就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喜悦。
  五,解放思想,不怕课堂“闹烘烘”。课堂里闹烘烘是传统教学法最犯忌的。学生全神
  贯注听,认真记,除老师讲课声,只有沙沙记录声,这是过去语文教师追求的最佳状态。但
  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时力求闹烘烘,闹烘烘正说明了学生已进入了角色,已渐进入佳境,学生
  身上蕴藏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和潜在能力正在激发出来,他们的语文能力正潜滋暗长着。关键
  是看教师能否把握好度。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