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试卷是……

作者: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文通中学 单春林  时间:2012/1/2 18:22:46  来源:天涯海角一方舟原创  人气:
  2012年,我要努力学习,争取出几份高质量的语文试卷。因为:
  好的试卷是一把尺。
  命题考试是衡量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最重要的标尺,失准的命题会严重损伤教师教的积极性和学生学的积极性。这把尺的刻度就是课程标准。有的老师很随便的东拼西凑一份试卷让学生去考,结果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考得干干净净,荡然无存。而好的命题最能贴近学生最近的学习内容,让学生的考试信心得到了激发,学生就更加热爱学习了。
  淮安市2011年中考试题,高屋建瓴,其基础知识部分可谓是统筹兼顾,符合新课标提出的的能力发展需要。第一项考查了字词注音:有前后鼻音、平翘舌音的考查,还有改正错别字。我认为这项任务的考查,很符合淮安市的特点,因为淮安方言中的确存在着鼻音边音部分、前后鼻音部分、平翘舌音部分的问题。当然,病句的考查和综合实践类的题目也能结合淮安的地方文化特色进行命题,很大程度上体现了淮安的地方特色啊。
  当然,我建议:要在基础知识部分,加大背诵任务的检测。初中三年,学生学了6本书,学了那么多的知识,可是在往年的中考试题中,只有6—8分的背诵的内容检测,且都是古代诗歌。我们建议,扩大背诵的分值,还可以考查到经典的现代文的背诵,让学生广泛地阅读,尤其是认真阅读中学语文课本的材料,扩大阅读材料的积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好的试卷是一盏灯。
  命题考试是引导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向着我们所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去刁难学生,使学生难堪。这盏灯的的灯芯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域。有的老师命题之前充分调研学生的教和学生的学,最大限度地了解学生。他出的试卷能成功引领老师和学生朝着既定的目标迈进。
  淮安市2011年中考试卷就很大程度上是淮安市的语文教学的指明灯。因为题目出得平稳。即使是综合实践类的题目也切合本地特色,如2011年淮安市考查了这样的一道题目:
  日前,淮安市委提出了“学在淮安”的号召,全市中小学积极响应。根据“学在淮安”的有关精神,语文老师在班级组织开展“学生论坛”和“名著趣读”两项活动。根据活动安排,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①【学生论坛】在“节日民俗大家谈”中,你的小组需要一则反映家乡节日民俗活动的材料,请你从“春节、端午、中秋”三大传统节日中,任选一个家乡民俗活动,简要写出活动名称及其意义。(4分)
  ②【名著趣读】在“《水浒传》读书交流会”上,同学们就“宋江、吴用、鲁智深、卢俊义”四人,谁才是梁山第一好汉展开了讨论。请你结合有关事例谈谈他们四人中谁是梁山第一好汉。(2分)
  这些题目结合了家乡的风俗人情,很有特色。名著阅读中也多处涉及四大名著类的题目,应该引起注意。
  好的试卷是一根针。
  命题要有铁杵磨成针的精神,要有相当的耐心。老师要充分阅读各地中考试卷,要争取在三年时间内亲自做一万道题目,打磨一千道精制的题目,才能出好一百道试题的试卷。这根针的针尖就是题目“题眼”。老师要认真钻研试卷,揣摩各地试卷的命题风格,研究最近几年来中考试题的命题走向。
  我就很注意研究各地的中考题目,尤其是江苏省的各地的中考题目,进行分类中整理归纳,研究出其中的规律,及时发现它的命题趋势。
  研究发现,淮安市的名句考查真的是绝对的名句,几乎没有一句是生僻的,全都是语文课本中的经典名句,绝大多数几乎是送分的。我们组织学生复习的时候,只要对六册数的经典名句加以整理即可,不要花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就能轻松得分。
  如2011年淮安市的名句默写题是这样的:
  文名句填空(①一⑥题为必答题;⑦一⑩题为选答题,从中任选两题作答,若答两题以上,只批阅前两题)。(8分)
  必答题:
  ①海日生残夜,。(王湾《次北固山下》)
  ②落红不是无情物,。(龚自珍《己亥杂诗》)
  ③,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④稻花香里说丰年,。(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⑤沉舟侧畔千帆过,。(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⑥,再而衰,三而竭。(《曹刿论战》)
  选答题:
  ⑦随风潜入夜,。(杜甫《春夜喜雨》)
  ⑧欲穷千里目,。(王之涣《登鹳雀楼》)
  ⑨,为伊消得人憔悴。(柳永《凤栖梧》)
  ⑩绿杨烟外晓寒轻,。(宋祁《木兰花》)
  好的试卷是一条线。
  一学期的教学内容、一学年的教学内容、三年的教学内容都要贯穿着一根红线——循序渐进的学科素质和学科思想。这条线要串联起三年的学生的所学的知识,避免东一榔头西一棒的。初一第一节课的教学设计都要为初中三年来服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都为中考服务,树立全局一盘棋的战略思想,不浪费其中的任何一个教学环节,任何一个教学环节都为中考服务。
  如2011年淮安市中考的几篇现代文是:肖慧的《悠悠一扇窗》、张蛰《乡间学校的敲钟人》、迟子建《月亮在半梦半醒之间》。三篇选文都是经典美文,第一篇《悠悠一扇窗》介于散文和说明文之间,考查的题目有点说明文的味道,但是又带有很明显的散文的特点。三个文本的第一个题目都考查概括能力。这就提示我们在平时的阅读教学训练中一定要着力考查学生的文本概括能力,要加大训练的力度。有的语段还考查了加点词语的作用,划线句子的含义、重要语句在结构上的作用等等,这都启示我们要在平时的阅读教学中加大训练量,进行批发式的训练。
  好的试卷是一张网。
  学科知识体系要以知识为横、以能力为纵、以方法为结、以学生的情感熏陶为梭,织成一张庞大的但是很系统的知识网络。点击任何一个系统都能在第一时间内呈现出一张优秀的网络系统。命题考试就是检验这张网的系统性、灵活性和有效性的一种手段。这张网的纲就是“双向细目表”。我能结合淮安市中考试卷的命题规律,总结研究制成了五年来淮安市中考试卷双向细目表,对主要知识点的构成进行列表式的研究。研究发现,有的知识点是我市反复考查的重要知识点,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而有的知识点(比如标点符号)我市几年内都没有考查到,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就英爱避轻就重,有针对性的组织复习,也就避免盲人摸象,不能对症下药了。
  2012年,我一定要坚持学习,顽强拼搏,在知识的海洋了遨游,争取出几份高质量的试卷。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