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作者:广东省增城市增城中学 王宜和  时间:2006/7/28 19:42:10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质而实绮,癯而实腴”是苏轼对陶渊明诗歌的评价。意思是说,陶渊明的诗语言质朴无华,但意蕴深远。其实,借用东坡此言来评价老舍的《我的母亲》,也很恰当。在《我的母亲》中,老舍没有用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通过曲折的故事来描写母亲,而是用质朴的语言,通过一些生活片段的回忆,抒发了对母亲的浓郁的感恩、怀念之情。
  老舍先生的文章语言浅显通俗,自然朴素,而深情厚意就蕴涵其中。
  在写到内乱中母亲的“不软弱”时,作者说“母亲的心横起来”。一个“横”字,平实,富有北京方言特色,也正是这一“横”,让读者感受到了一个平时“宁吃亏,不逗气”的“软弱的老寡妇”在动乱中为儿女安全,为一家饮食筹划而表现出坚韧与刚强。
  在写到母亲七十大寿时,作者写道:“老太太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人生七十大寿,本来应该儿孙满堂,其乐融融,而母亲“只喝了两口酒,很早的便睡下”,没有一点的喜悦,而这都是因为对“我”的惦记和牵挂。“我”的愧疚与悲伤就在这种淡淡的叙述中“浓得化不开”了。
  在文章的倒数第三段,作者写道“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 “我”挂念着母亲,“我”迫切地想知道母亲的起居情况,但“我”更害怕,怕信中有不幸的消息,怕失去慈母,怕成为失去了根的花草。这“不敢”之中,包含着怎样的感情啊!
  在细节描写中用简朴的语言描写人物的言行,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如三姐出嫁时,“当花轿来到我们的破门外的时候,母亲的手就和冰一样凉,脸上没有血色”,“可是,她挣扎着,咬着嘴唇,手扶着门框,看花轿徐徐地走去”。虽无一言半语,但这些描写把母亲此时的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出来:她舍不得女儿,因为女儿是与她共同撑持这个家的“右手”;但她不能不“割去”这“右手”,因为她不能耽误女儿的青春。
  在除夕,送儿子出门,母亲只说了一句话“去吧,小子!”。孤独的母亲在这万家团圆的除夕,多么渴望亲人的陪伴啊,但为了不让儿子为难,她还是送走了儿子。一句轻轻的“去吧,小子!”背后,包含着母亲多少的痛楚和眼泪,又包含着母亲多么深沉的爱啊。
  这些细节描写“微言精义”,恰到好处,他以无华的语言表达了深厚的情感,没有丝毫的修饰,也没有半点做作,在不知不觉中,你会被文中所叙之事深深地感动。
  在文中,还有几处运用反复手法的语句,让我们不忍卒读。
  ①“可是,我,我给家庭带来了不幸……”在“我,我……”的停顿中,饱含着作者心中多少的歉疚与不安。
  ②“每逢接到家信,我总不敢马上拆看,我怕,怕,怕,怕有那不祥的消息。”连用四个“怕”,常人不敢,而老舍用了。如不连用四个“怕”,又怎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作者此时对母亲的牵挂呢?因为“怕”源于“爱”,也因为“爱”之深切,才如此“怕,怕,怕,怕……”。
  ③“唉,还说什么呢?心痛!心痛!”“心痛!心痛!”就像两记重拳捶在作者的心窝,捶在读者的心坎,让人欲哭无泪,心在滴血。
  老舍先生在文章中把这些朴实的文字调动得千变万化,而万变不离其“情”。
  老舍先生说过:“一个作家的本领就在于能用很精练的语言把思想感情表达出来。”《我的母亲》这篇散文恰是明证。可谓“字字句句总关情”。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