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例说

作者:刘天勤  时间:2007/3/22 7:13:51  来源:会员转发  人气:
      中堂,中堂之说起于北宋(一说起于唐),因宰相在中书内办公而得名,后称宰相亦为中堂。元、明两代也是沿称中堂,至清为大学士别称。大学士原系空名,为满足大学士对权利的要求,往往要管一个部,清代京官一般有一满一汉分坐于东西,当中是空的,如有管部大学士在场,便坐在中间,故称。后来中堂成为一尊称。 
      明堂,上古时代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汉武帝好大喜功,欲学“三皇五帝”架势来到泰山。山上有古时明堂,便欲效法建明堂,但文武百官不知“明堂”谓何物,终未成气候。直到武则天时,建明堂事又提上来,有人书《黄帝明堂经》,其“明堂”是上有巍峨正殿,四面环水,空中有响履木铺成复道通至岸上。武后准奏,差人动土时,有大臣刘允沦称建明堂劳民伤财,遂写《明堂赋》讥讽武则天,称“明堂经”里不知搞什么明堂。武后颇为赞许,未按“明堂经”去造“明堂”。此事流播社会后,就将搞不知所云的东西谓“搞什么明堂”。 “明”与“名”读音通,“名堂”遂得流传。 坐堂,指官吏出庭命理案体处理事务,因坐于厅堂而得名。“清朝的县官坐堂,往往两造各责小板五百完案。”(鲁迅《华盖集·并非闲话》)足以证明。由此引出另一涵义,在民间指中医师行医之处。 高堂,古称父母为高堂。李白《送张秀才从军》:“抱剑辞高堂,将投霍冠军。”北堂,古代士大夫家主妇常居留之地。《仪礼·士昏礼》:“妇洗在北堂。”郑玄注:“北堂,房中半以北。”贾公彦疏:“房与室相连为之,房无北壁,故得北堂之名。”这里的“房”指东房。后以“北堂”为母亲的代称。后又以“令堂”敬称对方母亲。学堂,即学校。西汉景帝末年,文翁为蜀郡守,提倡教化,建学宫以教育下县子弟,称文翁学堂。《汉书·文翁传》颜师古注:“文翁学堂于今犹在益州城内。”学堂之名自此始。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