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请举手”三个字惹得祸
作者:云山中学 云杉 时间:2007/3/24 20:15:04 来源:会员原创 人气:
学生的学习,首先应是在一种心理感到很安全、思想很自由、很宽松、乐意进取、乐意参与、情绪高亢的状态下进行。也就是说,学习方式的转变,首先考察的内容,就是课堂的教学氛围、环境,学生是在怎样的状态下学习的。
我担任初二两个班的语文课。四班,学生外向的多,竞争意识强,情绪易于调动。稍加调动,就会激情澎湃,异常活跃。课堂上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经常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被打乱,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让全班炸窝。有的反对,有的赞成。在积极的辩论中,师声激情高涨、兴奋不已,而在这种非常状态下,师生都进入了积极的思考状态,真正实现了有效学习。在这种民主、宽松而又充满竞争的教学氛围中,新课程的交流互动得到充分的体现。基本上是高高兴兴进课堂,精神愉快走出来。
三班,课堂气氛非常沉寂,课堂简直要成为教师的“一言堂”了。学生的眼睛里充满了茫然、懈怠。我很着急,用四班的表现去启发他们,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去引导他们,学生显出不屑一顾的表情。无奈,我把课代表及学习好的几个学生叫到讲台前“开导”了一番,言辞激烈,情意恳切。但以后的课堂上变化并不大,虽然他们举手发言,班级气氛仍然很压抑,由“一人说”变成了“几人说”,也并不是我期待的。
我变的茫然了。上语文课成了一件苦差事。上语文课得不到美的体验,没有思想的飞扬,没有情意的激荡,没有自己的乐园,打开在他们面前的文章,又怎么会使学生们在心灵的家园里出现一道迷人的风景,使语文课成为快乐之旅呢?因此我重新审视自己,尝试改变自己在三班的教学方法。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我发现,对于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在三班如果我不说“请举手”回答,学生会在下面七嘴八舌的说,我一说“请举手”,立刻就鸦雀无声。我想,也许是这三个字给了学生太多的紧张和压力。三班的学生内向的多,说话结结巴巴的多。于是我尝试在三班少说“请举手”,就让他们自己在座位上说。一段时间后,我感到课堂活跃的多了,气氛也有了热感。境由心造,这也许就是我们所需要的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
新课程方案要求教师关注过程和方法。关注教学环境,就是从学习活动的这一点出发的。但是,所谓的环境,除了物理意义的存在以外,还有心理意义的存在。要想实现有效的学习,教师就应努力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方法。教学氛围不一样,教学效果就会不同。民主、宽松的教学氛围中,课堂教学就会从统一走向分散,从以教材为主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主,从以讲授为主走向以指导为主、回答疑问为主。
虽然只是三个字的变化,却让我有了很多的思考。新课程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就决定了课程、教材、教师的服务功能、服务地位,“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教学方式就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改变教学方式也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要使学生全面发展,就应尊重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都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自由感,并且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施展自己的认知空间。
文章评论
共有 0位用户发表了评论 查看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