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第八中学校2024-2025学年度(上)半期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11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1/17 22:30:55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3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2090字。

  2024-2025学年度(上)半期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现代文阅读(34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18年,美国新墨西哥大学的科研人员记录了过去12.5万年间哺乳动物的体型、灭绝状况、所在地理位置、气候以及早期人类活动等数据,以此分析巨型哺乳动物灭绝的原因。
  一般而言,陆地面积越大食物越充足,活动区域越广阔,动物也会长得更大,但是到了更新世晚期,这种情况似乎发生了改变。从面积上来说,非洲大陆比北美洲大,生活在非洲大陆的哺乳动物大小应该介于欧亚和北美洲大陆之间。但是研究人员发现,12.5万年前,非洲的哺乳动物的体型平均只有欧亚大陆或北美洲大陆的一半。而随着人类祖先和古人类的足迹散布到世界各地,各地的哺乳动物体型大小也发生了改变。比如当智人进入澳大利亚后,那里的哺乳动物变小了,大约只有之前的十分之一大小。
  1.5万年前人类首次出现在美洲大陆上,与当地早期哺乳动物走向灭绝大致同时,这是更新世末期美洲巨型哺乳动物灭绝事件“过度捕杀”说的理论基础。1967年,美国生态学家马丁提出,人类在几千年间使北美的巨型哺乳动物大量死亡,最终走向灭绝。
  北美洲的史前人口大概在1.15万年前达到高峰。考古证据显示,此处的克洛维斯人大约在1.3万年前制造出捕猎武器——石矛,他们在矛尖上刻出深深的沟槽,这样的武器造成的伤口会不断流血。马丁指出,克洛维斯人口的迅速增长,使得他们所捕猎的哺乳动物群来不及恢复元气。人类的足迹最终遍及整个北美大陆,消灭掉一些物种。当被捕杀的物种走向灭绝时,依赖捕食这些动物为生的食肉类动物也随即面临食物短缺而灭亡。
  “过度捕杀”说得到了许多科学家的支持,他们拿出证据来说明此说的正确性。例如在许多北美洲化石产地发现了石矛与三种已经绝灭的巨型哺乳动物——猛犸象、马和骆驼的骨骼在一起的情况,而且常在一些利于设伏捕猎的水蚀洼坑中找到石矛。古生物学家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发现丹佛以北大约32公里处的一个砂岩峭壁下面有三支克洛维斯石矛、一些散落的石球和12具猛犸象骨骼。科学家们推论,当时猎手们驱赶一群猛犸象,迫使它们跳越峭壁,跌落崖底,再锤击或矛刺以杀死这些负伤的动物。
  (摘编自《巨型史前动物灭绝新解》)
  材料二:
  在距今3万年前的更新世冰期,广阔的陆地是巨型哺乳动物(成年后体重超过100公斤的哺乳动物)盘踞的世界。当时的美洲大陆正处于貌似现代象的乳齿象、浑身披毛的猛犸象和佛罗里达洞熊的统治下。但是,它们的命运却和恐龙类似,在短短的几千年间,就有33属巨型哺乳动物灭绝。令科学家们长期迷惑不解的是,这些巨型哺乳动物群,尤其是北美的巨型哺乳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动物的体型大小和陆地面积成正比,因为陆地面积越大,食物就越充分,动物也有更广阔的活动区域,体型就会越大。
  B.美国学者小论德略和格雷厄姆首次提出气候变迁说,认为气候变迁毁坏了巨型哺乳动物的生存环境,迫使它们迁徙。
  C.食肉类巨型哺乳动物也会受到气候变迁影响,它们主要是因在迁徙过程中无法抵抗其他动物携带的疾病而走向灭绝。
  D.大型、小型哺乳动物和巨型哺乳动物相比来说,食量小,孕育期短,受到气候变迁的影响更小,从而更容易生存下去。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根据材料一最后一段中的“科学家们推论”一句可知,科学家们可以根据不完全资料进行合理的推断来开展科学探索。
  B.材料二列举印第安湖泊沉积物的检测结果,旨在说明1.48万年前巨型哺乳动物数量骤降的原因是频繁发生的山林大火。
  C.两则材料均从理论和考古实证这两个方面对提出的学说进行了说明,从这一角度来看,两者的参考价值没有高低之分。
  D.两则材料虽然学说观点不同,但是都认为食肉类哺乳动物的灭绝和它们所捕猎的动物的迁徙、消失存在一定的关联。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论据最不能印证相关学说的一项是(3分)(   )
  A.气候变迁说——大约500万年前,全球气温下降,非洲大陆变得干燥,雨林消失,草原越来越多。正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生活在那里的巨型动物开始减少。
  B.过度捕杀说——大约10万年前,古人类“智人”迁徙出非洲,从沙漠到丛林,再到冰冷的极地,他们成功定居世界各地的一部分原因是优秀的狩猎能力。
  C.气候变迁说——考古研究发现,更新世末期美洲食草类巨型哺乳动物箭齿兽走向灭绝,几乎同时,以箭齿兽为食的食肉类动物剑齿虎的数量也急剧减少。
  D.过度捕杀说——犀牛角是极其珍贵的药材,上个世纪非洲大陆上的人们为了获得珍贵的犀牛角大量捕杀北部白犀牛,最后一头北部白犀牛于2018年死亡。
  4.根据材料一和下面这幅图表,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时间点及重大事件 蓝鲸平均体长 蓝鲸数量 海面磷元素含量平均值
  约30万头
  约5000头
  约2万头 0.045mg/L
  0.011mg/L
  0.023mg/L
  注:蓝鲸的排泄物中含有大量磷元素。磷循环可以调节碳循环对气候变暖的影响。
  A.公元前250万年开始,海洋冰盖增加,这有可能给蓝鲸带来了更多的食物,再加上海洋区域广阔,使得蓝鲸体型增大。
  B.19世纪中叶开始,蓝鲸的数量急剧下降,其原因之一是人们经过工业革命拥有了更加先进的远海捕捞工具和捕捞技术。
  C.蓝鲸的数量变化反映了人类捕杀对海洋巨型动物的影响,可以作为史前巨型哺乳动物灭绝“过度捕杀”说的直接证据。
  D.海面磷元素含量与蓝鲸数量变化基本一致,这启示我们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时,也要考虑巨型哺乳动物的灭绝等问题。
  5.假如你是支持“气候变迁”说的学者,请结合材料一、材料二的内容,找出“过度捕杀”说论证过程中的纰漏并进行反驳。(6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杀手(节选)【注】
  海明威
  外面的天黑了下来,窗外的路灯也亮了起来。柜台前的两个男人正在看菜单。尼克•亚当斯从柜台的另一端打量着他们。他们进来时他正在和乔治说话。
  ……
  “来一份火腿鸡蛋。”那个叫阿尔的人说道。他戴一顶圆顶窄边礼帽,穿一件单排扣的黑大衣。他的脸又小又白,嘴唇绷得很紧。他围着一条真丝围巾,还戴着手套。
  “给我来一个培根加鸡蛋的。”另一个人说。他的身材跟阿尔不相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