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高二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二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56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4/12/9 21:08:1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20430字。

  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中练习
  高二语文
  2024.11
  本试卷共8页,共120分。考试时长:120分钟
  一、本大题共3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
  在具体阐述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前,需要对“文化基本精神”一词的含义做一点说明。何谓“精神”?就字源来讲,“精”是细微之义,“神”是能动的作用之义。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文化发展过程中精微的内在动力,也就是指导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
  中国文化丰富多彩,中国思想博大精深,因而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也不是单纯的,而是一个包括诸多要素的统一体系。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①,(4)天人协调。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甲】思想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乙】的思想主要解决人与人的关系,包括民族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等人伦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四者以“刚健有为”思想为纲,形成中国文化基本思想的体系。
  “刚健有为”的思想源于孔子,到战国时期的《周易大传》已见成熟。中国文化的基本思想是一个系统,其纲领“刚健有为”思想也自成系统。
  粗略地看,《周易大传》提出来的“刚健有为”思想包括“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两个方面。《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天体运行,永无已时,故称为“健”。“健”含有主动性、能动性,以及刚强不屈之义。君子法天,故应“自强不息”。“自强不息”也就是努力向上,绝不停止。此外,刚健还有“独立不惧”“立不易方”之义,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独立人格以及老子“自胜者强”之义。《象传》又说:“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即顺,“地势”是顺,“载物”就是包容许多物类。君子应效法大地的胸怀,包容各个方面的人,容纳不同的意见,使他人和万物都得以各遂其生。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自强不息是自立之道,厚德载物是立人之道;自立是立人的前提,立人是自立的引申。可见,刚健有为的思想以自强不息为主,同时包含厚德载物的系统。
  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周易大传》所说的“自强不息”或刚健还含有“刚中”“及时”“通变” 等引申的原则。
  《周易大传》提出:“能止健,大正也。”“能止健”的意思是,强健而不妄行,可止则止。也就是,刚健而又不过刚,不走极端,即“大正”,这是最理想的品德,与孔子所谓“中庸”同义。
  《周易大传》又提出:“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又说:“终日乾乾,与时偕行。”所谓“进德修业”“终日乾乾”,即“自强不息”。所谓“及时”“与时偕行”,即以自强不息与永恒变化的客观世界保持一致。世界永恒变化的性质,就是人应自强不息的根据。
  《周易大传》还认为,“天地革而四时成”,世界的流变是通过一系列变革、革新形成的,人要与时偕行,也必须“通变”。这样,它又从“及时”的原则引申出“通变”的原则。书中有一句至今脍炙人口的话,叫“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事物发展到不能再发展的地步,叫做“穷”。事物发展到极盛就要向反面变化,这叫“变”。通过变革,原来“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就会变为“柳暗花明又一村”,这就是“通”,也就是“通则久”。正因为如此,《周易大传》把“通天下之变”作为一条重要原则。
  总之,《周易大传》把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刚中、及时、通变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以刚健为中心的宏大的生活原则体系。《周易大传》在古代一直被视为孔子所作,这些思想的影响很大,在铸造中国文化基本精神方面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对推动中国文化的发展也起了很大作用。
  (取材于张岱年、程宜山的同名文章)
  【注】①崇德利用:崇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实用。
  1. 根据上下文,将“和与中”“崇德利用”分别填入【甲】【乙】两处,使语意连贯。
  2. 画线句“从上述两句话的关系来看”中的“两句话”,指的是前文中的哪两句话?
  3. 文章紧扣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展开论证,思路清晰。请简要说明本文的论证思路。
  【解析】
  【1题】
  本题考查学生准确理解概念的含义,根据文章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
  根据前文“这个体系的要素主要有四点:(1)刚健有为,(2)和与中,(3)崇德利用,(4)天人协调”和“其中‘天人协调’思想主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关系”“而‘刚健有为’思想则是处理各种关系的人生总原则”可知,【甲】和“乙”应填“和与中”和“崇德利用”而根据文后注释“崇德利用:崇德,端正品德;利用,便利实用”及【甲】处“主要解决人自身的关系,即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的关系”可知,应填“崇德利用”。故【乙】处应填“和与中”。
  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小题。
  昔者越王勾践困于会稽之上,乃用范蠡、计然。计然曰:“知斗则修备,时用则知物,二者形则万货之情可得而观已①。故岁在金,穰②;水,毁;木,饥;火,旱。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物之理也。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一大饥。夫粜,二十病农③,九十病末。末病则财不出,农病则草不辟矣。上④不过八十,下不减三十,则农末俱利,平粜齐物,关市不乏,治国之道也。积著⑤之理,务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