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4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2 15:01:34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3
  • 下载点数: 2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2题,约17110字。

  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2小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合乎规律的重复形成节奏。回环重复的节奏、能给人以快感和美感的节奏,使人像见到老朋友一样,感到亲切、愉快。一种新的节奏被人熟悉之后,又会产生预期的心理,预期得中也会感到满足。节奏还可以使个体得到统一,差别达到协调,散漫趋向集中。
  语言也可以形成节奏。每个人说话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各有固定的习惯,可以形成节奏感。这是语言的自然节奏,未经加工,不很鲜明。此外,语言还有另一种节奏即音乐的节奏,这是在语言自然节奏的基础上经过加工形成的。它强调了自然节奏的某些因素,并使之定型化,节奏感更加鲜明。诗歌的格律就建立在这种节奏之上。然而,诗歌过于迁就语言的自然节奏就显得散漫、不上口;过于追求音乐节奏,又会流于造作、不自然。只有那种既不损害自然节奏而又优于自然节奏的、富于音乐感的诗歌节奏才能被广泛接受。这种节奏一旦被找到,就会逐渐固定下来成为通行的格律。
  诗歌的节奏必须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首先表现在音节和音节的组合。一般情况下,汉语一个字为一个音节,四言诗四个音节一句,五言诗五个音节一句,七言诗七个音节一句,每句的音节是固定的。而一句诗中的几个音节并不是孤立的,一般是两个两个地组合在一起形成顿。顿,有人叫音组或音步。四言二顿,每顿两个音节;五言三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一或二一二;七言四顿,每顿的音节是二二二一或二二一二。必须指出,顿不一定是声音停顿的地方,通常吟诵时倒需要拖长。顿的划分既要考虑音节的整齐,又要兼顾意义的完整。音节的组合不仅形成顿,还形成逗。逗,也就是一句之中最显著的那个顿。中国古、近体诗建立诗句的基本规则,就是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其音节分配是:四言二二,五言二三,七言四三。林庚先生指出这是中国诗歌在形式上的一条规律,并称之为“半逗律”。他说:“半逗律是中国诗行基于自己的语言特征所遵循的基本规律,也是中国诗歌民族形式上的普遍特征。”六言诗始终未能成为主要形式,就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不合乎中国诗歌节奏的习惯。
  其实,押韵也是形成中国诗歌节奏的一个因素。押韵是字音中韵母部分的重音。押韵规律在一定的位置上重复同一韵母,就形成韵脚,产生节奏。这种节奏可以把流的声音组织成一个整体,使人听前一句时预想到后一句,听后一句时回想起前一句。中国古典诗歌的押韵,唐以前完全依照口语,唐以后则须依照韵书。根据先秦诗歌实际用韵的情况加以归纳,可以看出那时的韵部比较宽,作诗押韵比较容易,汉代的诗歌用韵也比较宽。押韵是同一韵母的有规律的重复,犹如乐曲中反复出现的一个主音,整首乐曲可以由它贯穿起来。中国诗歌的押韵是在句尾,句尾总是意义和声音较大的停顿之处,再配上韵,所以造成的节奏感就更强烈。
  (编自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节奏》)
  材料二:
  一首诗由许多字词的声音组成,字词声音之间的整体关系,也就构成了诗的音调。声音的组合受审美规律支配,符合规律的谐,违背规律的拗。音乐中有协和音程与不协和音程,中国古典诗歌有律句与拗句。音程协合与否,取决于两音间的距离。诗句谐拗的区别,在于平仄的搭配。中国古典诗歌的音调主要是借助平仄组织起来的。平仄是字音声调的区别,平仄有规律的交替和重复,也可以形成节奏,但并不鲜明。它的主要作用在于造成音调的和谐。
  初学者往往觉得近体诗的平仄格律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所有节奏都能满足人们生理上和心理上的需求,都能给人带来快感和美感。
  B.六言诗不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主要形式,因为二二二的音节组合无法形成半逗。
  C.古代的人如果写古典诗歌,必须严格按照韵书的规定来写,否则会贻笑大方。
  D.《诗经》中的“蒹葭”是双声词,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幽咽”是叠韵词。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材料一中的“节奏”与材料二中的“音调”,都属于中国古典诗歌语言的音乐美。
  B.四言诗的音节分配,虽然符合“半逗律”,但切分均等,没有变化,所以被淘汰了。
  C.诗歌的节奏要符合语言的民族特点,音节组合和押韵是中国古典诗歌节奏的要素。
  D.中国古典诗歌除了讲究声音的和谐,还讲究声与情的和谐。
  3.下列选项不符合材料一第1段所说的“节奏”的一项是(    )
  A.居民小区机械打桩的节奏。 B.艺术节歌唱家唱歌的节奏。
  C.《诗经》重章叠唱的节奏。 D.军人跑操矫健步伐的节奏。
  4.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王维《山居秋暝》节奏与音调的特点(平仄除外)。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逝 川
  迟子建
  大约是每年的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吧,一种被当地人称为“泪鱼”的鱼就从逝川上游哭着下来了。
  泪鱼是逝川独有的一种鱼。这种鱼被捕上来时双眼总是流出一串串珠玉般的泪珠,渔妇们这时候就赶紧把丈夫捕到的泪鱼放到硕大的木盆中,安慰它们,一遍遍祈祷般地说着:“好了,别哭了;好了,别哭了……”从逝川被打捞上来的泪鱼果然就不哭了,它们在岸上的木盆中游来游去,仿佛得到了意外的温暖,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