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试卷 / 高一上学期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38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1/13 21:49:1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3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共23题,约11550字。

  四川省成都市2024-2025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一语文试题
  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 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 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 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 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 (35分)
  (一) 现代文阅读Ⅰ (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这里,在三北——西北、华北、东北,有一群人,为了生存,为了明天,艰难向上,奋力前行。漫漫35年征程,他们构筑着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中国三北防护林。
  英雄史诗
  高举满斟烈酒的七只土瓷大碗,七张古铜色的脸凝如泥塑。“死也要死在沙窝里!”头扎白羊肚毛巾的壮汉一声大吼———“这事干成,就没白活这一遭!”
  30年前那个春寒料峭的黎明,外号“石灰锤”的陕西定边农民石光银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成了全国联户承包治沙先行者。七勇士大战毛乌素沙地,就此开创一段石破天惊的历史。
  三北,中华文化重要发源地。千百年来,我们的先祖在这里繁衍生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然而,放眼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国版图,风沙肆虐、水土流失,沙漠化土地面积以每年15.6万公顷的速度扩张。
  1978年11月,几乎与改革开放同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一个重大决策——在我国四大沙地、八大沙漠南缘及黄土高原建设大型防护林。当代人类最为雄伟的生态史诗,由此拉开帷幕。
  为了承包3500亩沙地种树,石光银卖骡子卖羊。当时,所有人都认为他脑袋被驴踢了。这里黄沙一片,哪见长过一棵树?
  “石灰锤”,意思是“傻子”。“石灰锤”认准的事就是板上钉钉。
  树真的种活了! 在乡亲们惊异的目光中,石光银大手一挥,把招贤榜贴到乡政府门口:要想栽树你就来,我出树苗你来栽!
  “七勇士”壮大到127户,浩浩荡荡开进“狼窝沙”。
  时势造英雄。奋斗二十多年,石光银领导着一个规模庞大的治沙集团,在毛乌素沙地南缘营造了一条百余公里长的绿色屏障。
  石光银感慨,没有改革开放,没有联户承包,就没有我“石灰锤”的今天。
  壮士悲歌
  一棵重生的树,一棵远古的树,一棵孤独的树——我们的故事,就从这三棵树讲起。
  宁夏盐池,有一片沙窝子。当白春兰33年前举家迁来时,当地一棵四人合抱的老榆树已被砍掉。风沙茫茫,夫妇俩在原址种下了他们的第一棵树,一棵矮小而坚硬的榆树。
  要种粮,先治沙。夫妻俩就这样沿着沙丘种树。第四年,苗苗长成小树,树旁的三亩地居然也打出了四麻袋小麦。这可是能磨出白面的麦子啊! 夫妇俩喜笑颜开,赶着驴车把麦子运回家。
  第二棵是来自远古的杉树——
  2003年,造林人挖沙时发现了它,树皮腐烂、枝条枯萎。人们据此能想象出昔日的惨烈:风沙呼啸,林树一棵棵倒下,唯独这棵杉树封存下了沙漠前的绿色记忆。
  1.  下列关于“三北防护林工程”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三北防护林工程”于1978年启动,横跨中国北方广袤的疆土,历时数十载,形成人类历史上最大的人工生态林带。
  B. “三北防护林工程”以改善生态环境,恢复曾经灿烂的文明为目的,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来防治沙漠化和水土流失。
  C. “三北防护林工程”不仅对三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起到重要作用,还有助于经济发展,可以帮助当地人逐渐远离贫困。
  D. 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三北地区造林人众志成城,坚持不懈地奋战,“三北防护林工程”取得了阶段性胜利。
  2.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石光银能够治沙成功,是因为他不顾人们质疑,勇敢变卖家产来承包沙地种树。
  B. 白春兰忙于种树而没有回应儿子,对此她非常懊悔,因而决定以后不再去种树。
  C. 工业化狂飙突进,使得当地生态失衡,这导致邱建成和热合曼种的树大量枯死。
  D. 文末男女在沙地打草方格的动作,让人联想到三北人治沙不停、奋斗不止的精神。
  3.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英雄史诗”部分第一段再现了七勇士立志治沙的悲壮情景,人物朴实的话语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和感染力。
  B. “壮士悲歌”部分用三棵树来比喻三种不同类型的人,虽然他们性格不同,但悲和喜都与树的命运紧密相连。
  C. 文本既写了治沙的辉煌成果,也不回避人物的失败痛苦,真实、立体、深入地展现了造林人复杂的精神世界。
  D. 文本通过情景切换加组合的方式,如电影镜头一般展现人物形象、讲述故事,凸显了画面感,增强了可读性。
  4.  通讯通过深入挖掘典型事件来表现人物精神,并在其中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请结合文章,依据表格提示,用简明的语言填写下列空缺部分。(4分)
  典型事件 人物精神 情感态度
  石光银_   ①_  敢为人先 赞颂像英雄、壮士一般的造林人
  白春兰遭受生活重击后仍治沙不辍 ②
  张应龙用“九治一放”的方法治沙 尊重自然 ____③____
  5.  有人提出了优秀新闻作品的三个标准:“文贵有物”“文须有序”“文以载道”。作为中国新闻奖获奖作品,《“三北”造林记》是如何体现这些标准的? 请简要分析。(6分)
  (二) 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姑娘的心事
  草 明
  吃晚饭的时候,父亲石富贵和哥哥石玉璞越是讲得有味道,石玉芝就越不高兴。她故意用筷子戳着饭团,抱怨饭凉了,再不就是说母亲今年渍的白菜一点儿也不酸。她大声叫嚷着,装作毫不注意父亲和哥哥的谈话; 实际上呢,却一句也不肯漏掉,以致母亲的解释她半句也没听进去。
  哥哥说道:“爸爸,今天我们小组的流动红旗差一点给乙组抢走了。”
  父亲已吃饱了,擦了擦嘴,笑笑说:“我说呀,你们要保住红旗,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