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四省(陕西、山西、青海、宁夏)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8130字。
西北四省(陕西,山西,青海,宁夏)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从月球带回1731克月壤样品,这是人类首次获得的月表年轻火山岩区样品,也是中国科学家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专家表示,虽然发放月壤样品仅占采回样品的5%左右,但取得的科学研究成就涵盖了月球形成、演化、太空风化作用与机制以及资源利用等多个领域。
专家介绍,嫦娥五号月壤样品采自月球的玄武岩单元,这些玄武岩是月幔形成的岩浆溢流到月表固化而成的岩石,它们记录着月球演化的密码。
“嫦娥五号着陆区是月球最年轻的玄武岩单元之一,此前研究推测这一区域的年龄为10亿至30亿年,但这种推测方法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贺怀宇介绍,利用自主研发的超高分辨定年技术,我国研究团队测定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玄武岩形成于20亿年前,将月球火山活动的结束时间推迟了约8亿年,并为撞击坑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大幅提高了内太阳系星球表面撞击坑定年的准确度。
除了月球岩浆活动停止的确切时间外,月球最晚期岩浆活动的成因也一直是未解之谜。以前科学界存在两种可能的解释:岩浆中富含放射性元素以提供热源,或富含水以降低熔点。
然而,我国对月壤的最新研究却排除了这两种主流观点。研究人员发现,嫦娥五号月壤样品中的玄武岩初始熔融时并没有富集钾、稀土元素、磷的“克里普物质”,这一结果否定了初始岩浆熔融热源来自放射性生热元素的假说。
研究发现,月幔的水含量仅为1~5微克/克,也就是说,月幔非常的“干”。中国科学家对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的最新研究显示,月表中纬度区域太阳风在月壤颗粒表层中注入的水比以往认为的更多,而月球高纬度区域可能含有大量具有利用价值的水资源。研究团队基于再加热实验分析,结果显示太阳风成因水可在月表中、高纬度地区得到较好保存。该研究证实了月表矿物是水的重要储库,为月表中纬度地区水的分布提供了重要参考。
从嫦娥五号月壤中,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科研人员还“挖”到了“嫦娥石”,“嫦娥石”存在于月球玄武岩颗粒中。据介绍,中核集团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月球样品研究团队,在14万个月球样品颗粒中,分离出一颗粒径约10微米大小的单晶颗粒,并成功解译其晶体结构。经国际矿物学会新矿物命名及分类委员会投票通过,确证为一种新矿物,并被命名为“嫦娥石”。“嫦娥石”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摘编自《嫦娥五号月壤样品研究成果发表70余项》)
材料二:
中国科学家采用嫦娥六号采回的月球背面样品做出的首批两项独立研究成果,同时刊登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与《科学》杂志。两项研究首次揭示月球背面约28亿年前仍存在年轻的岩浆活动,这一年龄填补了月球玄武岩样品在该时期的记录空白。这些研究为人们了解月球演化提供了关键科学证据。
由于月球具有“二分性”,月球正面和背面在形貌、成分、月壳厚度、岩浆活动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但其形成机制仍然悬而未决,是月球科学研究中亟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我国研究团队为月球撞击坑定年曲线提供了关键锚点,也为得出“月球正面和背面遭受陨石撞击的概率相当”的结论提供了依据。
B.我国科学家从嫦娥五号月壤中发现单晶颗粒“嫦娥石”,并成功解译了它的晶体结构,这种发现与研究在国际上也是少有的。
C.月球背面在42亿年前至28亿年前都存在着火山活动,且在这段漫长的时间内,月幔源区的克里普物质从富集转变为亏损状态。
D.嫦娥五号、六号的月壤样品分别取自月球正面和背面,两者的研究成果可以相互印证,总体上看,嫦娥六号的研究更有价值。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仅占采回样品的5%左右”,说明发放的用于研究的月壤样品很少,也更突显了科研人员研究成果的来之不易。
B.材料一写科研人员在大量月球样品颗粒中“挖”到了“嫦娥石”,“挖”字准确生动地体现了“嫦娥石”的珍稀情况。
C.为了了解月球正面和背面在形貌、月壳厚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的形成机制,我国科研人员才从月球带回了月壤样品。
D.材料二结尾引用《科学》杂志审稿人对月壤研究的评价,对我国月壤研究的成果及意义给予了高度的肯定。
3.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嫦娥五号带回月壤样品前,我国没有属于自己的地外天体返回样品,无法对月球的形成、演化、资源利用等进行研究。
B.通过对月壤样品的研究,科学家进一步了解了月球上水的成因、分布及储存方式,这对于载人登月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C.嫦娥六号月壤样品采集于月背最深、最古老的南极-艾特肯盆地,为研究月球物质成分和演化历史都提供了独特视角。
D.在月壳比较薄的南极-艾特肯盆地,玄武岩比较匮乏,说明影响月海玄武岩喷发的因素除了月壳厚度外,还有其他。
4.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科学家对玄武岩的研究,阐述的侧重点有什么不同?(4分)
5.有人说:“一部科学史,也是一部书写科学家精神的历史。”在探月和研究月壤的过程中,体现了我国科学家的哪些精神?请简要概括分析。(6分)
【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相关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3)本题考查根据材料信息进行理解推断的能力。准确解读文本,筛选整合信息,理解和分析材料内容,做好选项和文章内容的比对,确认正确选项。
(4)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和对多个信息进行比较、辨析的能力。解答此题,我们需要先泛读,了解文章大意,圈出关键词句;然后精读,寻找相关信息,筛选关键词语,最后按照题目整合信息。
(5)本题考查对原文内容进行筛选、归纳、概
(二)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一杆枪的故事
章熙建
一
①子夜,苍穹如墨,弹雨如蝗。
数条残破的木船满载着黄维兵团的溃兵,妄图最后垂死一搏,在中原野战军铁箍般的包围圈上撕开一道血口。
年轻的排长单腿跪在岸堤上,以干脆的点射猎杀船首的敌军机枪手。突然,一梭子弹雨点般泻向他的前胸。
20岁的柏松就在这个连队当文书。眼看排长中弹倒下,他当即飞奔过去救护。浑身是血的排长对他摇了摇头,继而费力地抬手指向自己脚下,欲说什么,但一阵抽搐后,终是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