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xq 18380pb.
2025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二)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3.所有答案均在答题卡上作答,在本试卷或草稿纸上作答无效。答题前,请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按照“注意事项”的规定答题。
4.答题时,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题区域内答题。
5.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1~2题14分)
1. 学校开展“走进白洋淀”主题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荡舟淀水芦荡,水天轮换摇动、白云悠悠、绿苇起舞,香荷映日,鸟鸣鱼跳________真是美不胜收!人在碧波上畅游,仙风(qīng fú),惬意自心中油然而生。
“芦苇之乡、甲于河北”,白洋淀是中国芦苇的重要产地。风景浩荡的苇子,春夏碧绿,秋冬金黄;(huā suì)可作扫帚,花絮可填枕,芦根可熬糖、入药,芦秆可编席、打箔、造纸、做苇画等;就连处于生长期的叶、茎、根,都有净化空气与水质的功能。
茂盛的芦苇,绿得那么理直气壮,腰杆挺立,碧叶状若云团,在水面上荡漾向一望无际的远方。大船从水淀的主航道驶过,青纱帐般的芦苇律动出无弦的妙音;小船漂过苇林、荷花和水湾,夏阳的光柱下,鸟飞鱼跃,快活在荷花丛和苇荡林中。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qīng fú)________ ②(huā suì)________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花絮可填枕(tián) 无弦的妙音(xuán)
B. 花絮可填枕(tiān) 无弦的妙音(xuán)
C. 花絮可填枕(tián) 无弦的妙音(xián)
D. 花絮可填枕(tiān) 无弦 妙音(xián)
(3)在文段中横线处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
(5)请为美丽的白洋淀拟写一则旅游宣传标语。(不得用文段中出现的宣传标语)
【答案】(1) ①. 轻拂 ②. 花穗 (2)C
(3)…… (4)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芦苇的笔直和叶子的形状,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
(5)示例一:走进白洋淀,畅游水云间。
示例二:千顷淀水,百里苇海,十里香荷,欢迎您来!
示例三:魅力白洋淀,欢迎你我他。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写法。
轻拂:qīng fú,轻轻地拂过。
花穗:huā suì,指植物长花朵的芽穗。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汉字的正确读音。
填,tián,填充。
弦,xián,琴弦。
故选C。
【小问3详解】
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
横线前的句子“鸟鸣鱼跳”是前文“白云悠悠、绿苇起舞,香荷映日”的并列列举延续,可用省略号表示列举的内容省略。
【小问4详解】
本题考查词句的赏析。
“茂盛的芦苇,绿得那么理直气壮,腰杆挺立,碧叶状若云团,在水面上荡漾向一望无际的远方”一句,“理直气壮”“腰杆挺立”将芦苇拟人化,赋予其人的姿态,突出其旺盛的生命力,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碧叶状若云团”用比喻描绘芦苇叶的形态,生动展现其繁茂与飘逸。通过拟人增强画面感,通过比喻强化形象,共同表现芦苇的生机与美感,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之情。
【小问5详解】
本题考查宣传标语拟写。
根据要求,标语需简洁,运用对仗等修辞,突出白洋淀的水乡特色和自然风光,避免重复题干中的“芦苇之乡、甲于河北”。
示例一:碧波芦苇韵,白洋淀中诗。
示例一:水天一色芦苇荡,生态画廊白洋淀。
2. 学校开展“有趣的汉字”语文专题实践活动,请根据下面的要求,回答问题。
甲骨文 金文 篆文 隶书
(1)通过观察以上图片可知,“息”是由心和自组成的会意字和形声字。自,就是鼻子,兼而作声旁。造字之初的古人还不知道有肺,以为气是从心里发出而通过鼻子来呼吸的。由此,我们可以推测“息”的本义是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