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辽宁省辽阳、营口、鞍山三市联合中考押题语文试题(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0150字。
2024~2025下学期第十周阶段检测九年级语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17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祈祷(qí) 瞥见(piē) 濒临(bīng) 契而不舍(qì)
B. 爱幕(mù) 畸形(qí) 诬蔑(miè) 抑扬顿挫(cuò)
C. 闲暇(xiá) 嗔怪(chēn) 翌日(yì) 美不胜收(shèng)
D. 着落(zhuó) 矗立(chù) 哀悼(diào) 根深缔固(dì)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濒临(bīng)——bīn,契而不舍(qì)——qìe;
B 爱幕——爱慕,畸形(qí)——jī;
D.哀悼(diào)——dào,根深缔固——根深蒂固;
故选C。
2. 选出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
国潮,即“中国风”与“潮流”的_________,它是近年来动画电影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其中的电影场景设计,加入大量赛博朋克元素,实现了传统与现代的_________,让画面既_________又复古梦幻,令人_________。
A. 重叠 结合 美轮美奂 赏心悦目
B. 叠加 结合 流光溢彩 心旷神怡
C. 重叠 融合 美轮美奂 心旷神怡
D. 叠加 融合 流光溢彩 赏心悦目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词语运用。
重叠:同样的东西层层堆叠,部分相一致,叠加。叠加:指的是使预先成并存储的图形、属性特征等被调用并叠合在一个基本图形上的过程或方法。根据“中国风”与“潮流”的关系,可知第一处用“叠加”适合;
结合:人或事物间发生密切联系。融合:指不同个体或不同群体在一定的碰撞或接触之后,认知、情感或态度倾向融为一体。根据上下文语境“传统与现代”,可知第二处用“融合”合适;
流光溢彩:形容光彩流动闪烁。美轮美奂:形容新屋高大美观,也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第三处用“流光溢彩”形容画面合适;
心旷神怡:心情愉快,精神舒畅。赏心悦目:看到美好的景物而心情舒畅、愉快。根据上下文语境,可知第四处用“赏心悦目”形容“电影场景设计”合适;
故选D。
3. 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花瓣飞走,留守枝头的果子一天一个成色,已经是秀色可餐了。②每当春风乍暖的时候,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③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④除了一饱口福,还能换来香喷喷的橡皮糖、好看的花衣裳。⑤靠近篱笆的小杏树,年龄与我相仿,结的杏子又大又圆,染着红晕。⑥摘一颗,掰开细品,绵绵软软的,一直甜到心里去……
A. “春风乍暖”“秀色可餐”“花瓣飞走”是主谓短语,“已经”是介词。
B. “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中“老宅”作主语,“父亲”作状语。
C. “每当春风乍暖的时候,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是递进复句。
D. 文段最恰当的排序是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的成分和类型。
A.“春风乍暖”是主谓短语,“秀色可餐”也是主谓短语,“花瓣飞走”同样是主谓短语。“已经”是副词,不是介词;
B.“故乡的老宅东边,是我父亲的田园”中,“老宅东边”整体作主语,“故乡的”是“老宅东边”的定语;“是”是谓语;“田园”是宾语,“我父亲的”是“田园”的定语,不存在“父亲”作状语的情况;
C.“每当春风乍暖的时候,花儿们粉墨登场,我的梦也缤纷起来”,句子只是陈述了在春风乍暖时花儿开放、“我”的梦的状态,不存在递进关系,不是递进复句;
故选D。
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5分)
4. 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铭”,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B. 在古代文化中,有不少别称:“桑梓”代指家乡;“鸿雁”代指书信;“巾帼”代指男子;“社稷”代指国家。
C. 《水浒传》采用先分后合的链式结构,成功地塑造了宋江、林冲、武松等英雄好汉形象,其语言使用古代白话,富有表现力。
D. 《简??爱》的作者是夏洛蒂??勃朗特,主人公简??爱虽然贫穷、低微,但一直坚定地捍卫自己的独立人格尊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
B.有误,“巾帼”本指妇女的头巾和发饰,后代指女子;
故选B。
5. “引路人”是走在前边指引道路的人。请从下列备选人物中任选一位,指出他出自哪部名著,是谁的引路人,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