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 资源简介:
约8410字。
2025年广东省湛江市中考语文模拟试题
一、积累运用(27分)
1. 默写古诗文。
(1)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______________,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_______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3)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霜重鼓寒声不起。(李贺《雁门太守行》)
(4)即使是普通人,也要坚守气节,不能改变志向,正如《〈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云岭大地山清水秀,景色宜人,民风淳朴。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范仲淹《岳阳楼记》)这样绿波荡漾、水天一色的湖泊;有“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秦观《行香子(树绕村庄)》)这样树木围绕、水池充盈的村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这样生活富足、热情好客的老百姓。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作为是最后一个春季的节气,谷雨意味着细腻的春天将远。如果春是尘世的一卷诗章,那么谷雨就是最后的白描。谷雨,不若惊蛰烘托豪壮,不似清明渲染通透,她以素净又______的白描之笔记叙着暮春,字里行间透出一种质朴饱满的意蕴。谷雨,即雨之谷,“之”取“到”义。这一天,雨水是谷物们的救赎。这一天开始,暮春不再是忧伤的代名词,而是有了蓬勃的生命力。谷粒的成熟,是大地______的结果,低调含蓄中藏着宇宙天地的巨大潜能。可纵是有如此功劳,大地依旧默默地kè shǒu( )着自然之道。这样的气度让太阳都zì cán xíng huì( ),失了光芒。
谷雨是春的白描,也是春的尾声。在播种移苗、种瓜点豆之余,别忘了看柳条yáo yè( ),听燕子呢喃,待______,终也了无遗憾。
2.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kè shǒu( ) (2)zì cán xíng huì( ) (3)yáo yè( )
3. 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安逸 蓄谋已久 春意阑珊 B. 飘逸 蓄谋已久 春意盎然
C. 安逸 深思熟虑 春意盎然 D. 飘逸 深思熟虑 春意阑珊
4. 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恰当的一项是( )
A. 作为最后一个春季的节气,谷雨象征着细腻的春天将远。
B. 作为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味着细腻的春天将远。
C. 作为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意味着细腻的春天将远。
D. 作为是最后一个春季的节气,谷雨象征着细腻的春天将远。
5. 为响应“世界湿地日”主题活动,班级准备制作湿地保护宣传手册,请你结合以下材料完成任务。
材料一:
湿地是自然界最富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景观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具有巨大的环境功能和效益。湿地常常作为居民生活用水、工业生产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的水源。湿地是一个巨大的蓄水库,可以在暴雨和河流涨水期储存过量的降水,起到调节流量的作用,减弱危害下游的洪水。湿地也是许多鸟类、鱼类、两栖动物的繁殖、栖息、迁徙、越冬的场所。
材料二:
(1)请根据材料一内容,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湿地的功能。
(2)小粤把“中国国家湿地公园”的标志分享到了班级群里,请你向班里的同学介绍该标志的构成要素及寓意。
6. 在毕业季到来之际,班级开展了“名著伴我行”专题活动,希望同学们能从经典中汲取智慧,解答成长困惑。请完成以下题目。
(1)艾青在《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中写道:“透过雪夜的草原/那些被烽火所啮啃着的地域/无数的,土地的垦殖者/失去了他们所饲养的家畜/失去了他们肥沃的田地。”有同学认为这几句现代诗与《春望》所表达的情感有相似之处。你同意这种看法吗?请说明理由。
(2)毕业离别季,很多同学身陷迷茫,请针对毕业困惑清单上的某一个问题,从三张卡片中任选其一,结合所选卡片中“知音”的经历为其中一名同学排忧解惑。
毕业困惑清单
小广:我的成绩一般,就怕考不上好学校,我该何去何从?
小粤:我已经被××学校提前录取,现在学习还有意义吗?
小东:对于高中学校的选择,我有点迷茫。
初心卡
知音:杜少卿“守其初心,始终不变。”
——苏轼 理智卡
知音:简·爱“让我们首先遵循理智吧,它是可靠的向导。”
——法朗士 意志卡
知音:保尔·柯察金“一个人只要有意志力,就能超越他的环境。”
——杰克·伦敦
二、阅读(43分)
(一)(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