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与任务
1、学习目标描述
1.1. 知识目标
①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创作以及其倡导的“新乐府运动”,在时代的共名历史背景下初识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②欣赏诗中运用比喻,形象地描写音乐的语言艺术,了解运用环境渲染气氛、烘托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方法。认识封建社会造成琵琶女悲凉身世和诗人失意谪居的黑暗现实。
③学会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知诗中音乐描写的美好意境,体会叙事诗的抒情艺术。
1.2. 技能目标:
①能够利用网络资源(Internet)搜集、甄选、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
②课题研究的分工合作与协调能力,在协作的基础上独立思考、完成报告的能力。
1.3. 情感态度目标以及价值观培养:
①通过自己的研究学习过程培养对中国古典诗歌浓厚的兴趣,提高人文素养。
②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一条获取美感的途径,培养学生健全人格,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审美观,以及审美态度,并以此去感受人生,领悟生活的真谛。
2、学习内容与学习任务说明
2.1. 学习重点
①理解《琵琶行》的内容和诗人深沉的感情。
②了解和掌握描摹音乐的手法。作者如何通过音乐艺术沟通人物之间的情感,进而塑造人物形象。
应对策略:
①提供丰富的经过严格筛选的资源,供学生查找,了解《琵琶行》相关知识。
②通过交流协作,初步探讨诗歌所表达的核心内容,揣摩作者的情感发展线索。
2.2. 学习难点:
①在实际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如何在众多的资源当中去粗取精,获得有用的信息。
②课堂的时间分配,以及如何克服传统的教学方式的惯性,把握好网络环境下的教学模式的分寸,从而很好地当好协调人、引导者、组织者的角色。
应对策略:
①明确教学目标,做好教学规划,特别做好教学流程的总体设想。预设情境,准备充分,这样,既能够按照正常的教育设计进行新课程,又能够很好处理课堂上学生的创新思维。(这一点对教师来说的确是一个潜在的挑战。)
②及时指导学生,并采取激励措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及提问。
2.3. 学习的主要内容:
①诵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人的深沉感情。
②理解并掌握诗歌描摹音乐的方法。
③品味《琵琶行》的语言。
2.4. 完成任务的过程:
①提前分组,明确学习目标,利用网络自主学习,协作完成任务。
②教师指导学生,组长汇总本组同学的疑问和对某个问题的看法。
③综合评价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并分类汇总,得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