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讷河市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八年级语文试卷(解析版)
- 资源简介:
约23950字。
2024-2025学年度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测查八年级语文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120分钟。
2.全卷共五道大题,总分120 分。
一、积累与运用(第1—6题,共22分)
班级开展“漫步古诗苑”专题学习活动,小雨和小雯邀请你来参加。
1. 下面一段文字是小语同学写的开场白,但是部分生字和词语有些拿不准,请你帮他完成任务吧。
中国古典诗文是中国文化最突出的代表,它的产生可以追(sù)到远古时期。古典诗文别有洞天,藏有无数美景,也(yùn)含无限思绪。它能够让人领略历史的,也能够让人暂时离开喧哗的尘世。今天,让我们一起漫步于古诗文苑,含英咀华,追寻古人的足迹,共同接受一次美的洗礼吧!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追(sù)__________ (yùn)__________含
(2)填入语段横线上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 周而复始 B. 瞬息万变 C. 风云变幻 D. 分崩离析
【解析】
【小问1详解】
本题考查字形。
追溯,zhuī sù,从现在往过去探求事物的源委、发展过程或来龙去脉。
蕴含,yùn hán,动词,包含。
【小问2详解】
本题考查成语运用。
A.周而复始:意思是一次又一次地循环,强调事物的循环往复,不断重复。用在此处形容历史不恰当,历史并非简单的循环。
B.瞬息万变:指在极短的时间内变化快而多。侧重于强调变化的速度极快,瞬间就有很多变化。不太能准确体现历史的变迁感。
2. “古诗苑漫步”中“苑”的意思是。
A. 园林 B. 荟萃、集中之所 C. 花纹 D. 草丛
3. 为了烘托活动气氛,小雨准备张贴一则宣传标语。请你从下列词语中选出六个,组成一副对联,作为“漫步古诗苑”专题学习活动宣传标语。
领略 精神 诗词 情怀 品味 培养 馨香 精髓 翰墨
宣传标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小雯在“分门别类辑名句”活动中编写了下面这段话,请你依据学过的古诗文将这段话补充完整。
“鲜衣怒马少年时,不负韶华行且知”,翻阅八下课本,我看见了这样的“少年”:满怀着“蒹葭苍苍,① 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的美好追求;拥有着“海内存知己,②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旷达胸襟;执着“③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陆游《卜算子•咏梅》)的纯洁操守;陶醉着“⑤________________,潭影空人心”(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的无限遐思;展现着大鹏南徙时“水击三千里,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庄子《北冥有鱼》)的凌云之姿;送别朋友时,真挚发出“⑦__________________,落日故人情”(李白《送友人》)的不舍;人生逆境中,始终坚守“拣尽寒枝不肯栖,⑧_____________________”(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的理想。愿每一位同学,不惧求学之路的艰苦,归来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美好少年!
5. 小雯准备朗诵送别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友人》,她请你推荐朗诵 背景音乐。你向她推荐了八下音乐教材中《阳关三叠》,请你说明推荐理由。
【小贴士】
《阳关三叠》是一首感人至深的古曲,中国十大古琴曲之一。旋律舒缓优美,千百年来被人们传唱。这首乐曲产生于唐代,是根据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的。因为诗中有“渭城”“阳关”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阳关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