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八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试卷 / 八年级下册试卷
  • 文件类型: docx
  • 资源大小: 8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25/8/4 16:09:43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0 总计: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7550字。

  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综合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和”字,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和睦”的“和”,是宽容而不偏狭、同情且有仁爱的“和”。“温和”的“和”,是容忍而克制、彬彬有礼的“和”。“和气生财”的“和”,是微笑中蕴藏着温暖与睿智的“和”。“和平”的“和”,是抛弃杀lù、征战,珍视生命、谋求共处的“和”。(   )的“和”,是对立统一的思想交融,它承认差异,接受有差别的、多样性的统一。以和为责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融汇进奔流不息的民族血液中,镌刻在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绵延至今。
  中国文化崇尚“和”,有关“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原,也被看作,还被认为是,更被尊奉为。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给文段中加点字注音。
  杀lù(     )      镌刻(     )
  2.根据语境,文中括号处应选择下面哪个成语(   )
  A.和而不同
  B.同而不和
  C.以和为贵
  D.和衷共济
  3.在语段中横线处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修德养性的关键        ②国家共处的原则        ③社会交往的准绳
  A.①③②
  B.②③①
  C.③①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①“,。”意思是礼在应用的时候,以形成和谐最为可贵。“德莫大于和……和者,天之功也。举天地之道而美于和。”在这里,“和”是指与他人和谐相处、温良相让的品德,与“争”相对立,即所谓“和而不争”。
  “和”是中华文明的精神内核之一,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由和合思想【甲】出来的宽容精神、道德追求、包容意识,成为【乙】的民族文化基因。②小到治国理政、家庭建设,大到修身养性、对外交往,都离不开“和”的价值指引。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丙】在中国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国民精神中、体现在言行举止上。
  4.根据句①画线内容提示,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关于“和”的名言警句。
  5.句②有语病,你的修改建议是:
  6.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丙】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延展   名贵   理念
  B.延伸   宝贵   理念
  C.延展   宝贵   理想
  D.延伸   名贵   理想
  二、综合性学习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题目。
  材料一:《诗》曰:“妻子好合,如鼓瑟琴。兄弟既翕,和乐且耽。宜尔室家,乐尔妻帑。”子曰:“父母其顺矣乎。”
  (选自《中庸》)
  材料二: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悲不均,不患贫而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