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三大题,约5000字。
期中测试一
(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山东 付云峰
一、基础知识(24分, 分)
1.下列加粗字的音、义有误的一项是( )
A.点缀(zhuì 装饰) 惨白(cǎn 暗淡无色)
泛舟(fán 漂浮) 发颤(chàn 发抖)
B.愠怒(yùn 愤怒) 缠绵(chán 绕)
督学(dū 监督) 琐屑(xiè 碎末)
C.营救(yíng 谋求) 歉疚(jiù 内心痛苦)
感念(gǎn 感激) 妹仔(zǎi 小孩子)
D.诧异(chà 惊奇) 贫瘠(jí 瘦弱)
颓唐(tuí 衰颓) 矫健(jiǎo 强健)
2.根据上下语境,为下列句子的横线上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上。
(1)半个世纪过去了,现在已是_________(a.日落西山 b.风烛残年 c.行将就木)了。
(2)财主夫人一听是女孩,有些不高兴,但是看见那位妈妈________(a.失魂落魄 b.丧魂落魄 c.魂不附体)的样子,除了答应也没别的办法了。
(3)她讲得___________(a.绘声绘色 b.娓娓动听c.津津有味),妹仔听着忽而笑容满面,忽而愁眉双锁。
(4)她一面往衣兜里揣,一面____________(a.故弄玄虚 b.耸人听闻 c.遮人耳目)地说:“等会儿你就明白啦。”
3.指出下列各句中破折号的作用。
(1)毛泽东分外激动地说:“同志们!叶剑英同志给大家送粮来了,快起来吃饭了——”( )
(2)他说,法国语言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最明白,最精确。( )
(3)他们知道,离美国远远的地方——中国,有他们的祖父和外祖母在想念着他们。( )
(4)一会儿,又情不自禁地伸出冻裂的小手指,抠起一点点泥土放在舌尖上——( )
4.根据上下语境,在句段的横线上应填上的句子是( )
穿越时空,放眼三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我们遥望历史风云中的三峡幽谷,当我们畅想未来长江上的高峡平湖,我们是在告别,还是融入?
A.三峡是自然的,也是历史的;三峡是自然与人共同创造的奇迹;三峡是文化的,也是社会的。
B.三峡是自然的,也是历史的;三峡是文化的,也是社会的;三峡是自然与人共同创造的奇迹。
C.三峡是文化的,也是社会的;三峡是自然的,也是历史的;三峡是自然与人共同创造的奇迹。
5.按课文原句填空。
(1)更喜岷山千里雪,_____________。(《七律长征》)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千锤百炼不怕难。(《过雪山草地》)
二、阅读理解(46分)
(一)(13分)
己亥杂诗
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二)(15分)
父亲的驼背
父亲就这样无言地用lín xún( )( )的驼背将生活的重负扛着,就像一张弓无言地坚韧着、积攒着,为一支支响箭预备着生命的涌动和波澜。我们做儿女的就是这弓上的箭。有两件事是永生永世都捡拾不尽的碎金,撒落在时间的长河里。第一件事发生在我读小学六年级那年,这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灾难之年,我的两条腿上大大小小长满了十三个毒chuāng( ),淋漓的脓血像山泉一样gǔgǔ( )( )地朝外涌着,上学成了一种负担。父亲向来家教甚严,生几个脓疮自然是不能辍学的,走不动时父亲背也得背到学校去。于是,父亲的驼背就成了我的一架马鞍。每天早晨,父亲总会准时地蹲在屋檐边,就像一匹温驯的老马迎候着它的主人;掌灯时分,父亲也一定会kāng kǎi( )( )地亮出他的驼背站在教室的门前。我在父亲的背上度过了一个秋天一个冬天又一个春天。秋天里我没有觉出父亲的背有什么异样。冬天里父亲的背很暖和,我的心口总像有一盆火烘烤着。到了春天,厚重的棉衣褪去了,我突然发现父亲的背驼得更加厉害了,简直就像洪水冲击过后留下的一道lèng( )坎。我附贴在父亲的背上,父亲只能蜗牛一般将头艰难地前伸着。这情形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一些生命现象。在浩瀚的沙漠里,驼峰为绿洲而高耸着;在肥活的田野里,牛背为犁铧而__________(a.坚韧 b.坚强 c.刚强)着。那么父亲的背也一定是为我而驼着!我的心魄被_________(a.震动 b.震撼 c.感动)了,我的灵魂被震撼了,我的爱憎也就和父亲的驼背紧紧维系在一起了。记得有个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