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蝶外传》学案2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高中教案 / 高中第三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24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0/25 22:16:55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10000字。
第15课   凤蝶外传
江苏赣榆高级中学  王语典
[采撷资源]
1.作者简介
    董纯才(1905—1990),湖北大冶人。上海光华大学肄业。20世纪30年代初,在上海编写《儿童科学丛书》,翻译世界科普名著,从事科普创作,写了《动物漫话》等作品。1937年到延安,第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建立后,历任中央教育部党组书记、常务副部长,中央教育科研所所长,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创作协会理事长和中国教育学会会长等重要职务。致力于教材改革,20世纪30年代就参与编写过小学教科书和农民识字课本。解放后,组织编写小学教科书的工作,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终生笔耕不止,科普创作和翻译作品多达200万字。
2.凤蝶简介(朱弘复、王林瑶)
    凤蛾科(Epicopeiidae;pug moths),鳞翅目1科。无翅缰,后翅具尾状突的大型蛾类。本科昆虫通称凤蛾。主要分布于东南亚一带,只1属;不到10种,大部分种中国都有。形似凤蝶,后翅有一尾状突起,像飘带,体翅黑色,有红、白色斑纹,很美丽。喙发达,下颚须小,触角双栉状,前足胫节有一距,中足胫节有一对距,后足胫节有2对距。前翅中室有一叉状脉,横贯中央;后翅亚缘脉特别延长,与第1、2径脉组成尾带;翅缰发达或不发达。成虫受到干扰时,头部后方能分泌出一种黄色粘液,以资保护。幼虫体壁密布蜡腺,能分泌白色粉末状物。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年版)
3.科学文艺常识
⑴科学文艺scientific literature
   反映科学内容、提倡科学的思想方法、歌颂科学业绩 、介绍科学知识的文艺作品。包括科学童话、科学故事、科学幻想小说、科学散文、科学小品、科学寓言、科学诗、科学相声、科学谜语等多种体裁。科学文艺既不同于一般文学作品,也有别于采用理论论述、逻辑推理等抽象概括方法介绍知识的科普读物。它通过艺术的构思,运用文学的手法,把具体的科学内容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是科学与文艺的有机结合,读者既可以从中得到科学的启迪,又能获得艺术的享受。科学文艺作品主要供青少年阅读,但其丰富的知识、浓郁的趣味和奇特的想象,往往也受到成年读者的欢迎。
⑵研读常识
 我们研读科学文艺作品,要抓住它的基本特点——科学性与文学性相结合。这两种特性结合得越完美,那么作品的价值往往就越高。研读时,应该联系有关的科学知识和文学鉴赏的体验,深入研究体会作品所蕴含的思想意义,所具有的科学价值和艺术特色,从中汲取多方面的营养。在科学与文学的交汇点上,去领略科普作家们卓越的科学思想和艺术风采,就会打开一片新的研读天地。
⑶科学散文
    本文题材属于科学散文,科学散文是科学文艺的一种,以散文的形式来传播科学知识。科学散文借助形象的描绘,联系人们熟知的事物和生活体验,生动地深入浅出地展示科学道理;精心地选材、构思,在文章主线上连缀一些新颖精粹的材料(传说、诗词、名言、趣闻等),有开有合,聚散相济,富于情趣;笔法非常灵活,时而直接论说,时而描写抒情,不乏旁征博引,一泻千里的气势,亦有见微知著的敏锐,涓涓细流的情趣……总之,挥洒自如,不拘一格,充分地借散文之“形”来传科学之“神”。科学散文被誉为科学园地中“到处可长、小巧精美的鲜花”,使  读者能在“散文美”的陶冶与欣赏中获取科学知识,正是这朵“鲜花”的魅力所在。
[导学发微]
    凤蝶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是它的生命形态却多姿多彩,变化多端。请填写下表,也可以用其他形式梳理凤蝶的生命进程。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

本月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