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16张。附带教案。记念刘和珍君(教案)
杨春华
教学目的:1,牢记“三·一八”惨案的教训,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2,掌握贯穿全文的线索,重点理解一些关键文句的含义;
重点难点:1、理清文章思路,深入理解文意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关键词句含义的理解;
教学课时:3 节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926年3月,奉系军阀在日本帝国主义支持下进兵关内,冯玉祥率领的国民军同奉军作战。日本帝国主义公开援助奉军,派军舰驶入大沽口,炮击国民军。国民军开炮还击。日本帝国主义便向当时的北洋军阀段祺瑞执政府提出抗议,又联合英、法、意、荷、比、西等国驻北京公使,借口维护《辛丑条约》,提出种种无理条件,并且在天津附近集中各国军队,准备武力进攻。3月18日,北京人民为了反对帝国主义侵犯我国主权,在天安门前集会抗议,会后到执政府前请愿。段祺瑞竟命令卫兵向请愿群众开枪,并用大刀铁棍追打砍杀,打死打伤200余人,造成屠杀爱国人民的“三·一八”惨案。(注释一)
惨案发生后,军阀的反动文人极力为其主子开脱罪责,污蔑参加请愿的群众是“暴徒”,并把杀人的罪责推到他们所说的“民众领袖”身上,说“民众领袖”“犯了故意引人去死的嫌疑”,制造了种种谣言。
当噩耗传来的时候,鲁迅正在写《无花的蔷薇之二》,他怀着满腔的悲愤,当天晚上就写下了该文的4-9则,揭露控诉反动派的这一暴行,并指出:“这不是一件事的结束,而是一件事的开头。墨写的谎言,决掩不住血写的事实。血债必须用同物偿还。拖欠得愈久,就要付更大的利息。”后来,鲁迅又相继写了《死地》《可惨与可笑》等文。4月1日,写下了著名的《记念刘和珍君》,后收在《华盖集续编》。
记念,在这里与纪念同义。君,是对人的尊称。
指导预习
1.通读全文,圈画出重点词句,给下列加点的汉字注音:
洗涤(dí)惮(dàn)攒射(cuán)尸骸(hái)
桀骜(jié)赁屋(lìn)屠戮(lù)浸渍(zì)
2.本文题为《记念刘和珍君》,记念了刘和珍的哪些事迹?
3.用一句话分别概括七个部分的内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