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教案33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八年级上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77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6/12/24 11:20:56
  • 资源来源: 会员转发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51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三峡
教学目标:
1、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通过反复诵读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语言的优美精彩、生动简练。
2、体会古人通过赞美雄伟壮丽的锦绣河山表达的热爱伟大祖国的思想感情。
3、在反复朗读中形成初步的语感。
4、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雄伟的崇山峻岭,有奔腾的黄河长江,有珍贵的文物古迹,有秀丽的园林风光。著名的学者余秋雨曾说:“在国外,一个外国朋友曾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一个,请只说一个。’这样的提问我遇到过许多次了,常常随口吐出的回答是:‘三峡’,三峡为会有这样大的魅力?
早在1500年前,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郦道元就对三峡的风光有一段非常精彩的描述,今天我们就学习这篇短文《三峡》。
二、介绍作者: 
     本文作者郦道元,北魏著名地理学家、散文家,《水经注》是郦道元给《水经》作的注释。《水经》是记载我国河流水道的一部较早的地理书。原文记载简略,郦道元用收集到的有关资料记载和自己游历各地的见闻给《水经》作注,写成《水经注》40卷。语言简洁精练,文字秀丽优美,给后代游记文学有很大的影晌。虽是地理专著,却有宝贵的文学价值。
三、反复朗读,注意字词和停顿。
四、研读课文:        
1、提问:这长篇课文先总写什么,再写什么?
先写三峡地貌,再写三峡不同季的壮丽景色。板书:地貌    四季
2、  讲解1自然段:
①、教师范读第1自然段后要求学生读准字音,读清句间停顿。老师于疑难处点拨,或让学生探讨。
朗读停顿训练重点: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疏通字词、文意:
自:从、由。   阙:同“缺”。   嶂:  像屏障一样的高山。    自非:如果不是。  曦:阳光。                                                                                              ③、这一自然段写什么?抓住了什么特点写?(板书:长、连、高)
讨论:为什么“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说明江面狭窄,两岸群峰相连,峭壁对峙,山下只见一线天。“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是并提,是对山进行的侧面描写。如果山不高,会了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山不相连或有中断的地方或只一岸有山,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如果三峡不长,也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④、教师指导背诵第一自然段。
1、  按老师讲的学习第一自然段的方法分小组自学第二、三自然段。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