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浅谈阅读教学中的思维训练
义乌市第三中学 张小
内容摘 要:阅读教学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由中学语文教学的目的决定的。阅读教学是发展思维的教学。学习认知具有不同层次,思维亦有不同层次。阅读教学根据阅读能力的层次训练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是每位教师必须注重的。培养学生不同层次的思维能力,使不同层次的思维形成一个思维整体,是阅读教学最终目的。掌握语文运用的规律同样是不可或缺的。而且,后者是促进学生语文能力形成的重要条件,是学生语文实践训练的指南。
关键词: 阅读;阅读教学;思维层次;教学程序
一
什么是阅读教学?“就是指语文教师指导学生通过视觉认识书写的文字符号,从中获得阅读技能和思想的程序。其实质就是对书面信息进行理解的复杂过程。”[1]阅读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目前,中学语文科的阅读教学还没有特别强调“发展思维能力”。1993年公布试用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阅读能力”部分规定是:“读一般的现代文,能领会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含义和作用,理解思想内容和文章的思路,了解基本的写作方法,具有一定的语言感受能力……初步具有欣赏文学作品的能力……”,整段文字强调了认知,理解,培养习惯,但没有明确“发展思维力”。而日本国语阅读教学指导原则是“以思考为主”。强调阅读的整体就是锻炼思考。而且在阅读教学单元目标中写得十分明白:“从社会的纠葛中,抓住人们对生活的种种态度——有怀着痛苦而生活的人,也有看到希望而生活的人,深入思考以发展思考力。”[2](《故乡》小说,《浪》诗歌,《二人之友》小说,组成一单元)日本阅读教学重点放到“思维”上是值得我国参考借鉴的。尽管在中学语文教学大纲的阅读能力训练中没有标明“发展思维力”,但阅读教学本身就需要思维能力训练,认知、理解、运用本身就是思维的过程。许多语文教师也在实践中把阅读教学重心移到了思维训练上。特级教师于漪说:“教师应从学生思想感情、知识能力的实际出发,运用文章精要之处,开启学生思维的窍门……”[3]。著名特级语文教师宁鸿彬说:“为了培养创造型的‘四有’人才,我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