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教学指导与训练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药》教学指导与训练
【课文背景知识】
1.关于《药》的主题,历来有很多说法:有人认为正题旨是亲子之爱,副题旨是革命者的寂寞的悲哀;有人认为《药》是描写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悲哀;有人认为《药》的主题从消极方面看是“反封建”,从积极方面看,是要求“科学与民主”;有人认为《药》写封建文化的残暴、凉薄、自私和人民大众对民主主义革命的茫然无知。你同意哪一种看法,或者你有何独到的见解?
2.夏瑜是《药》中的人物,但是可以看出,作者是用夏瑜来影射秋瑾的。“夏”与“秋”相对,“瑜”与“瑾”相对。那么,作品中的人物“夏瑜”与现实中的“秋瑾”两者是什么关系呢?
3.《工人与白手人》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的作品,这是一篇以对话形式写成的散文诗,描写一个革命者被捕后坐了牢,他的手因为“整整戴了六年的手铐”而没有血色,成了白手,工人们却因他的手白净而认为“不是我们一伙的”。课后读一读这篇散文诗,看看鲁迅《药》的构思,是否从中得到了某些启发。
【重点难点讲解】
1.理解标题的含义和结尾的含义,从而理解小说主题;(重点、难点)
2.把握小说的结构,体会采用明暗两条线索的作用;
3.分析环境描写、细节描写在文中的作用;
4.深入品味凝练、含蓄的语言。
鉴赏指引
1.鉴赏小说的结构和线索
《药》有一明一暗两条线索,明线是华老栓一家,暗线是夏瑜一家。明线:一个秋天的后半夜,华老栓到刑场买“药”——当天早上,小栓在茶馆吃“药”——当天上午,茶客在华家茶馆谈“药”——第二年清明,华大妈为小栓上坟。暗线:夏瑜在刑场就义——夏瑜的血在茶馆被吃——茶客在茶馆谈夏瑜——夏四奶奶上坟。明线是主线,突出群众的愚昧麻木;暗线是次线,揭示革命者的悲哀。两条线索以人血馒头交织以至融合,突出群众的冷漠而带来的革命者的悲哀。
2.鉴赏小说的主题
从作品本身来看,作品的明线也是主线,突出地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作品的暗线突出地描写了革命者的悲哀。这些都不难理解,关键是还要能根据作者的思想状况和创作意图对主题做出更深刻的理解。鲁迅当时基本上还是个进化论者,思想相当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