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2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第二课 《走一步,再走一步》教案
授课时间:2002/9/4
课时:两课时
一、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
2、 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 拓展学生思维空间;
4、 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
5、 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二、 重点、难点:
1、 重点:
(1) 探究文中“走一步,再走一步”的含义
(2) 仔细阅读,复述故事情节
2、难点: 研讨“走一步,再走一步”的生活哲理之后,从友情、亲情等多角度引导,让学生得到新的启示
三、 教法、学法:
1、 教法:研讨式、启发式、情感式教学
2、 学法:多角度探究、创造性阅读
四、 教具:
电脑、电视、课件
五、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1、导语:
(1)让一个同学读“导语”。
(2)“导语”补充:“导语”中说“写的是‘我’童年时一次‘脱险’的经历”,既然是“脱险”,那么,是什么险呢?怎么会陷入险境的呢?又是怎么能脱险的呢?时隔57年,65岁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次经历呢?说“其中蕴含着生活的哲理”,是什么哲理呢?
2、默读:
默读要注意速度,要求4~6分钟看完。默读后要请同学复述故事情节,复述的难点往往是时间、地点、人物、数字,默读时要注意看清楚。
3、复述故事情节:
(1)复述前的准备——抢答:
——故事发生在美国哪个城市?(费城)
——故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五十七年前的一个夏天)
——爬悬崖的一共几个孩子?有名字的有哪两个?(六个;内德、杰利)
——那座悬崖有多高?岩石架有多高?(大约二十米高;二十的三分之一米高)
(2)把故事分成两部分,前一部分可谓“冒险”,后一部分可谓“脱险”,请一个同学复述“冒险”,一个同学复述“脱险”。
(3)根据复述,检查默读的效果。
4、字词教学:
看课本列出的词语,看注释,查词典,读一读,讲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