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4860字。
《想念地坛》教学案
李文章
【课前预备】
史铁生,1951年生于北京,著名小说家。1967年毕业于北京清华大学附属中学。1969年到陕西延川插队落户。1972年因病致瘫,转回北京。1974年到1981年在北京某街道工厂做工。1979年发表第一篇小说《法学教授及其夫人》,以后陆续发表中、短篇小说多篇,1983年他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奶奶的星星》分获1983年、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最备受瞩目的是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2002年度杰出成就奖。
【课堂同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喧嚣( ) 盘桓( ) 滂沱( )
愤懑( ) 惶茫( ) 磕磕绊绊( )
葳蕤( ) 阿谀( )
2、找出下列句中的错别字,每句一个
A、写作要是爱上了比赛、擂台和排名榜,它就更何必遣责什么“霸权”?
B、“写作的零度”,当然不是说清高到不必理踩纷繁的实际生活。
C、无论何时何地,必都是荒涎领你回到最初的眺望,逼迫你去看那生命固有的疑难。
D、千百年中,它们看风看雨,看日行月走人世更叠,浓荫中惟供奉了所有的记忆,随时提醒着你悠远的梦想。
3、下列标点使用正确的一组是( )
A、土地,要你气熏烟蒸地去恭维它吗;万物,是你雕栏玉砌就可以挟持的?
B、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
C、恰如庄生梦蝶,当年我在地坛里挥霍光阴,曾屡屡地有过怀疑:我在地坛吗?还是地坛在我?
D、记得我在那园中成年累月地走,在那儿呆坐、张望、暗自地祈求或怨叹,在那儿睡了又醒,醒了看几页书……
4、统观全文,地坛的“安静”具有怎样的特点?
5、“有些路单靠腿(轮椅)去走明显是不够。”含义是什么?
【课后巩固】
阅读课文选段,完成下列问题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宁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一进园门,心便安稳。有一条界线似的,迈过它,只要一迈过它便有清纯之气扑来,悠远、浑厚。于是时间也似放慢了速度,就好比电影中的慢镜头,人便不那么慌张了。可以放下心来把你的每一个动作都看看清楚,每一缕愤懑和妄想,盼念与惶茫,总之把你所有的心绪都看看明白。因而地坛的安静,也不是与世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