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城中学2004年高考模拟试卷
- 资源简介:
此资源为用户分享,在本站免费下载,只限于您用于个人教学研究。
舒城中学高三语文竞赛试题
2004、3
第Ⅰ卷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龃龉(wú) 椽(yuàn)笔 济(jǐ)济一堂
B. 悲恸(tòng) 楔(xiē)子 方枘圆凿(záo )
C. 莞(wǎn)尔 骸(hé)骨 同仇敌忾(kài)
D. 狙(zù)击 杳(yǎo)然 振聋发聩(ku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 )
A、炼狱 炼句 炼笔 精练 B、振奋 振作 振撼 震怒
C、费黜 费事 费劲 废弛 D、肖像 想像 惨像 表象
3、下列熟语使用不正确的是( )
A. 这样的事如果先定调子,就难以集思广益了。
B.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社会带来了进步文明,但是科技又是一把杀手锏,如果缺少道德的引导,科技也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
C. 项怀诚在第十六届世界设计师大会的“中国论坛”上说:中国的发展只会对周边国家和地区带来好处。况且,中国有句俗语,“兔子还不吃窝边草”呢!
D.近年,随着高校研究生大规模扩招,研究生就业压力逐渐加大,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4、下面一段话中①——⑥处填写的标点符号,正确的一组是( )
宋代的朱熹把阅读教学的序列归结为12个字①即“自博而约②自易而难,自远而近③《朱子学得》卷上第4页④意思是说:先让学生大量地读⑤先读比较浅显易懂的,再读高深难懂的;先读内容与学生比较接近的,再读与学生距离较远的。他认为做到这12个字“乃得其序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 、 ”( 。) , 。”
B , , ”( )。 ── ”。
C ; ” 。 , 。”
D : —— ” 。 。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小品这种表演形式,每届春节晚会都会让观众抹几把感动的泪水,有时甚至达到让人欢喜让人忧、台上台下齐动情。但是,看得多了,你就会觉得小品有点矫情、煽情。
B.我和一些傣族演员觉得,这种色香味俱全的饭菜非用手抓着吃才过瘾,要不然就吃不出独特的傣族风味。
C.作为一种助学贷款的消费信贷,市场需求的潜力很大。大力发展这项贷款业务,为商业银行开拓信贷市场,培育业务增长点提供了契机。
D.海明威曾以“冰山”来比喻创作,意即作者只需写出事物的八分之一,其余部分应留给读者去想象。
6.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几句话,排列恰当的一句是( ) 失去理性的人是盲目的,失去情感的人是没有了心肺的,前者很危险,后者很可怕。 。
①然而,历史上最可怕的事情是,打着历史理性旗号的偏见煽动起狂热的情感,使人民甘愿献祭,使生命横遭荼毒。②有人说,人类历史就是一部理性的发展史,对此我有点怀疑:在奥斯维辛事件以后,我们还能如此乐观么?③情感则是一种内在动力,它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时代的;失去它,任何个人和时代都无力前进。④理性是构筑合理现实的基石,在今天这个社会中尤其需要理性力量的引导与仲裁。
A.③④②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