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00字。
管仲列传
教学目标:
1.推断文中文言词义,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及语法现象。
2.了解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真挚而伟大的友情,以及管仲任政的基本理念。
教学重点:
1.推断文中文言词义,掌握重要文言词语及语法现象。
2.了解管仲与鲍叔牙之间真挚而伟大的友情,以及管仲任政的基本理念。
教学难点:
1. 对注释不详又必须做交代的历史知识的了解。
2. 学生在具体语境中难以推断又必须了解其意思的疑难词句。
解决办法:
1. 教学重点主要又师生合作、生生合作解决。
2. 教学难点由执教者加以指点。
活动设计:
生生合作采用前后左右自然小组的形式。就学习中要求解决的问题进行自由讨论,相互答疑,每个人都要准备在课堂上交流。
师生合作主要表现教师提出任务,在学生难以解决时加以鼓励引导,让学生顺利完成任务。
计划课时:1。
教学步骤:
一.课前播放《高山流水》的乐曲,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
二.导入:
刚才大家听得这首曲子叫(生:)《高山流水》,这里有一段故事是关于(生:)俞伯牙和钟子期的,知音的。俞伯牙和钟子期这一对知音千古流传,今天我在这美妙的音乐声中走进另一对知音——管仲和鲍叔牙的世界。这一课我们来学习《管仲列传》。
三.背景简介:
司马迁生活在一个没有知己、无人救援的冷酷世界里,他多么希望身边有晏子、鲍叔那样的知音!
清代的李晚芳在其《读史管见》中有云:“太史遭刑,不能自赎,交游莫救,故作此二传,寄意独深,使当时有知管仲之鲍子知之,或可劝君解免,有知越石夫之晏子知之,亦可援法代赎。多鲍叔之知人,与执鞭所欣慕,皆情见乎辞矣。故落笔时,有不胜望古遥集之悲,反复抑扬,又有笔欲住而意不住之妙。”
四.朗读全文,整体感知,在此基础上划分结构层次:
(1-2段)介绍管仲与鲍叔牙的交往和深挚友情。
(3-4段)叙述管仲任政相齐的显著政绩。
(第5段)司马迁的论赞。
五.研读第一段:
(一)疑难指点:
1.【管仲】名夷吾,字仲。
2.【鲍叔牙】名叔,字叔牙。
3.【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多次召集诸侯会盟,完全控制天下。
(二)重点词句:
1.已而鲍叔事齐公子小白 。 不久 侍奉
2.鲍叔进管仲。 推荐
3.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公子纠被杀死,管仲被囚禁了
4.管仲既用,任政于齐,齐桓公以霸。
管仲被任用以后,在齐国执政,齐桓公因他的辅佐称霸。
(三)旁批理解:
明确:孔子从正反两个方面赞扬了管仲的任政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