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秋思》教案1

  • 手机网页: 浏览手机版
  • 资源类别: 人教版 / 初中教案 / 九年级下册教案
  • 文件类型: doc
  • 资源大小: 30 KB
  • 资源评级:
  • 更新时间: 2007/4/21 18:25:04
  • 资源来源: 会员原创
  • 下载情况: 本月:1 总计:220
  • 下载点数: 1 下载点  如何增加下载点
  •  传统下载

资源简介:
约2590字。
渔家傲          范仲淹
指导思想:充分体现诗文课的探究特点,重视学生情感体现,以学生自学为主。通过学习,体会边疆战士生活的艰辛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尊敬为我们谋得幸福的人,打牢文化基础。
教学目标:1。理解、背诵全文。
          2.尊爱为我们创造幸福的人,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报答祖国的培养。
教学重点:体会感情,背诵全文。
教学时间:一课时
授课方法:朗读+讨论+背诵
教学用具:投影仪
授课思路:朗读——译读——背读——说读
导入新课:(2分钟)
(1)    学习新课前,咱们先做个抢答题。答题要求:听完问题后,再抢答。请听题:宋代一位著名的政治家向我们姗姗走来,他边走边吟唱“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是?(范仲淹)今天,我们学习他的一篇词:《渔家傲》。(板书题目、作者)
(2)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咏冬景的边塞词,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借秋景抒情怀的边塞词,题目是《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板书题目、作者)
本节课的学习步骤:朗读—译读—背读—说读
  朗读:(5分钟)
1.幻灯标示朗读时注意的问题:
朗读应以情感为主,节奏、停顿、重音皆为情感服务。因此,读诗,要把节奏读好,要注意读好诗中的停顿,要把重音读出来,还要把诗的韵脚读好。  
 诗的情感,显露于字里行间,读时,要根据诗句体会作者的情感。(学生读时,放幻灯):《渔家傲》的基调是低沉的,他给读者具体的感受,是悲愤而又惆怅不甘的低徊情绪,这是由作者所处的时代与政治环境所决定的。作为一个有理想的封建士大夫,具有“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豪迈精神,而在事与愿违,失意坎坷之际,又不免消沉。这样就构成了他内心矛盾的复杂性和特殊性。在词里也表现了两个方面,由于他关怀现实,对社会现实充满了愤懑与不平,所以文笔矫健,所以沉郁;由于时代和阶级的局限,所以哽咽,所以悲凉,所以情调低沉。
2.教师范读课文一遍,然后学生朗读。
[全文情感基调低沉,但“燕然未勒归无计”一句应重读,抒发出边关不安宁,敌人未退,誓不回家的豪迈气势。]
3.要求:学生边带着情感朗读,边弄懂诗句意思,把不会的问题记下来。同时想
 传统下载搜索更多相关资源
  • 说明:“点此下载”为无刷新无重复下载提示方式,下载文件会自动命名;“传统下载”为打开新页面进行下载,有重复下载提示。如果使用“点此下载”有困难,请使用“传统下载”。
  • 提示:非零点资源点击后将会扣点,不确认下载请勿点击。
  • 我要评价有奖报错加入收藏下载帮助

下载说明:

  • 没有确认下载前请不要点击“点此下载”、“传统下载”,点击后将会启动下载程序并扣除相应点数。
  • 如果资源不能正常使用或下载请点击有奖报错,报错证实将补点并奖励!
  • 为确保所下资源能正常使用,请使用[WinRAR v3.8]或以上版本解压本站资源。
  • 站内部分资源并非原创,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来信联系我们。